关于经济新形势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去年的经济形势。我认为“去年是近年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从国家层面看,在较早的时候就提出稳增长。但去年GDP增长仅达到7.4%,这是1990年GDP增长3.8%后的最低点,这与过去一刺激就反弹有很大不同。从我省的情况来看,四川是稳增长动手比较早的省份,去年6月5日就率先在全国出台了稳增长的十六条,随后,又相继在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支持外贸等方面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最终确保了GDP增长8.5%。
进入2015年,经济形势并没有明显好转,人们爱用这两句话来描述:“经济下行压力一直没有减轻过”,或是“经济下行压力一直在持续加大”。从近月PMI等一些先行指标来看,的确如此。国际投行瑞银、野村证券等很多机构预测,今年会更加困难一些,速度会更低一些。
近年来,经济发展为什么这么难?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提到一个热词,就是“经济新常态”。从其最主要的特征来看,无外乎四个方面:一是速度降低,二是结构调整拓展企业,三是动力转换,四是风险凸显。经济新常态,不是一个时点,而是一个过程,还应该是一个伴随一定阵痛的过程。在这个时期,我们至少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确保经济不滑出底线的挑战。速度转换是有下限的。这个下限是多少,我认为至少要全面考虑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不仅包括GDP在2010年基础上翻番,还包括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还有就是就业的问题。我认为GDP增速至少应维持在7%或以上。就这样难度也很大,一般认为,我国经济还有个探底的过程,特别是受到关联度高的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影响。相关统计表明,住房市场格局已从供不应求转向供求基本平衡和局部供给过剩转变,房地产投资下滑已成必然趋势。二是调结构转方式的挑战。调结构、转方式我们讲了很多年,但直到今天,转方式、调结构压力依然较大、任务依然艰巨。三是防范经济风险的挑战。经济增速下降,一些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被掩盖的问题会进一步“水落石出”,去年已经有所表现,一批企业相继出现信贷违约事件,由非法集资和投资理财引发的事件已有出现。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政府债务问题。从国家层面来讲,风险是总体可控的。但对部分地方政府来讲,还债压力还是比较大,刚性支出在进一步增加,而此时经济又在下行,各方面收入都在明显减少,同时,国家还加大了政府债务规范力度,对此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不得不面对较长时间内持续努力稳增长的现实,但也要看到经济发展具备的一些有利因素。如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依然较好,人力资本、资本存量等要素供给的质量在提高,一些新的增长点正在形成;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为消费持续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包括高铁在内的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今年投资稳步增长;政策和改革的红利还会进一步显现。从我省来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落后于全国,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各方面都还有个加速上升的过程。同时,在新常态背景下拓展企业,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中西部地区更多的倾斜支持,只要我们抓住这些机遇,就能进一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关于企业新发展
一谈到企业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用工成本高,融资难融资贵,产品不好销,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等。事实是这样,但又不完全是这样。首先的确很难。去年,我们搞了两个调研,一是关于白酒行业的,另一个是关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些高端白酒企业近年来的利润的确是大幅下滑,白酒行业要实现过去那种被称为“发酒疯十年”的快速增长已经不可能了;再看很多中小企业,他们的利润已经很低了,但还不得不面对银行惜贷、抽贷的打击,抑或是接受高得有些离谱的融资成本。从近期企业利润率、成本、库存等指标来看,企业日子依旧不好过。但我还想说的是困难中也有机会。主要是企业发展分化比较明显。还是以白酒为例,我们去年在调查中发现,2013年,当我省白酒行业利税总额同比下降11.5%时,贵州却上升11.2%;还有大家逐渐熟悉的歪嘴郎、江小白销售也很好。现实的情况是,企业说不好融资,很多银行却抱怨找不到好的目标企业,还出现了多家追逐一家优质企业的状况。
这说明,对企业来讲,机会始终是存在的。我认为在新常态下,企业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机会。一是强筋健骨的机会。经济下行,正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在这种倒逼压力下,最后能活下来的企业,才有资格说自己是优质企业。二是获取更多政策支持的机会。稳增长首先要稳企业,近年来,为了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涉及减轻负担、减少税费、融资等方面,里面有很多干货,这在经济高涨期是不可能有的,值得企业家们好好研究。三是低成本扩张的机会。这是企业发展的规律,经济不景气,却是优质企业加快低成本扩张的好时机,可以趁机做大市场份额。世界上很多企业正是抓住这样的机会,发展壮大起来的。
当然,这就对企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我们的团队如何。这可能是企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团队重于项目,团队重于技术;二是我们拥抱互联网没有。这是一个彻底变革商业业态的时代,互联网已经并将继续改变传统企业成长和企业间竞争的规则和基础,抛弃互联网的企业最终也会被市场抛弃;三是我们融入资本市场没有。融资,是一个成长中企业无时无刻不考虑的话题,融资还是不是只盯住银行,而把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四板、三板、创业板、中小板等放在一边。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我想这段话不仅是对政府讲的,也应该是对企业讲的。
(作者系四川省政府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