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丫空间 > 区域化团建工作指引(2021年)

区域化团建工作指引(2021年)

2022-11-22 15:16:51 发表

为切实提高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共青团工作有效覆盖面,全面推进区域化团建工作,制定本指引。

一、建立区域青年工作委员会

1.由团区委牵头建立区域青年工作委员会,突出团区委的枢纽功能,广泛吸纳区域内市属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校、新兴青年群体等“两新”组织及中央驻津单位等区局级团组织作为区域青年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参与区域化团建工作。

区域化团建_中国交建西北区域总部_2013北京地价追着房价跑 远郊区域住宅被高端化

2.首批区域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由坐落在各区的区局级团委组成,各成员单位委派一名代表担任委员会委员,一般应为成员单位团组织负责人,如尚未成立团组织的,可由负责青年工作的相关负责人担任。

3.区域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团区委,具体负责联络、协调、指导、督促等工作。

二、完善工作协商机制

4.明确区域青年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建立议事协商、资源整合、工作联动、信息共享机制区域化团建,制定区域基层团组织建设年度重点工作清单。

5.每季度定期召开区域青年工作联席会,研究推动区域内团建工作任务,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了解督促。

6.建立调研机制,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开展调研,可采取“互学互看”形式,注意发现典型、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

三、构建工作联动机制

7.建立工作项目轮流举办机制,采取若干成员单位按季度轮值方式,由每季度轮值成员单位委员担任轮值主席,轮值期间至少策划实施一次有1/3以上成员单位参加的较大规模的青年活动,在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

8.完善信息沟通渠道,注重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本地青年和“新天津力量”青年等不同青年群体搭建交流平台。围绕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和青年学习成才、就业创业、婚恋交友、社会融入等需求,重点打造具有区域特点的工作品牌项目。

9.坚持重心下移,开展活动共建,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引导成员单位将工作资源向街镇倾斜、向社区、村延伸,每个成员单位结对不少于2个基层团组织,支持基层团组织根据实际开展工作。

四、扩大团的组织覆盖

10.依托党建带团建,争取党政工作资源支持,整合成员单位工作力量,结合区域特点,积极推动行业建团、楼宇建团、市场建团、园区建团、合作社建团、产业链建团等联建共建模式,在商圈、楼宇、众创空间、特色小镇等青年聚集区,在互联网、物流快递、交通运输、文化创意等行业领域因地制宜建设团组织,扩大团组织覆盖。

11.加强“青年之家”建设。对应区域内青年分布聚集特点,有效整合各成员单位活动阵地资源区域化团建,采取共建、联建、挂牌等方式广泛建立“青年之家”,实现活动阵地共用共享。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群体青年特点,依托“青年之家”平台,常态化联系区域内青年和青年社会组织,引导建立和发展青年社团、兴趣小组等各类青年组织,有效聚拢青年、服务青年。

五、职责分工

在区域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团区委发挥主体作用,立足区域优势,强化属地责任,明确区域共青团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摸清区域内团青底数,主动与区域内各类团组织对接联络,统筹区域内各领域共青团资源配置,推动组织融合、工作互动、资源共享。区域内各级各类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校、“两新”组织及中央驻津单位等团组织发挥协作和配合作用,打破条块分割,积极与团区委进行沟通协商,将参与区域化团建作为团组织建设工作重要内容抓好落实。

各团区委、各成员单位应及时发现、提炼工作推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依托团属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有特色、有实效、有价值的案例典型,并及时向团市委基层建设部报送工作信息。

以上内容为网友投稿,不代表丫空间立场。丫空间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负责任。如有侵权或错误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