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农村文化活动场所|云南省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难与对策探析

农村文化活动场所|云南省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难与对策探析

2023-01-03 11:08:45 发表

丫空间介绍 ·丫空间(www.yaspace.cn),全国性活动内容平台,涉及展览展示、会议、庆祝活动、团建拓展、私人活动、竞技赛事、拍摄等各类活动图文、短视频内容的记录、传播。 ·用户通过丫空间可以浏览、筛选各类活动内容、活动商家、活动资源;商家通过丫空间可以发布、分享场地或业务信息、活动图文、短视频等活动内容进行市场营销。 ,丫空间已汇聚特色场地,虚拟空间,秀场/发布中心:艺术/展览馆,演出场馆。会所/俱乐部,公寓别墅/美趴,商场/步行街,酒店/度假村,影棚/演播厅,体育场馆,户外/广场。婚礼/宴会场地 会议中心,会展中心、剧场/剧院,众创空间/路演,会议室/培训厅,咖啡/书店、酒吧/餐厅、游船/游艇等全国各类场地资源。

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难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民族众多,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绚丽多彩,但当前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中面临诸多困难。

(一)投入保障难

1投入较少

受地缘、经济等多种因素制约,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历史欠帐较大,尽管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但难以实现全覆盖,很多地方没有村组文化活动场所,农村很多地方群众开展活动基本是以“院坝会、坡坡会、田间会”的方式进行,文化基础设施仍然极为薄弱。

2保障较难

乡村文化建设硬件均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较为单一,市县两级财政紧张,部分项目资金得不到及时有效保障,个别文化建设项目“胎死腹中”或成为“烂尾工程”,往往是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干不好一票否决,干好了也是一身欠债。拖欠民工工资也成为基层长期难以化解的社会矛盾,同时乡镇的声望被丢、信誉被毁。

3管理较差

乡村先后都实施了小则几千元,大则几十万元的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老年之家等农村文化活动场所,但长期处于一种“窗烂没人修,书乱没人理,屋脏没人扫”的尴尬境地;少数村组活动场所出现“头年红旗飘飘、二年杂草丛生、三年风雨并进”等状况;个别活动场所还成了就

近一些“村霸”的“晒谷场、养鸡地、放牧区”。

(二)人才培养难

1管理队伍老化

由于当前农村基层脱贫攻坚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比较多,年富力强的干部都派去抓扶贫、抓产业等工作,来做文化工作的年轻人屈指可数,大多数乡村文化站工作人员都是由接近退休、或退休后返聘的老同志负责,工作任务就仅仅是 “看门”或“值班”而已。

2管理人员不到位

由于体制、编制的限制,个别农村文化站有房无人,部分文化工作人员都是“半路出家”,并且是身兼几职的行外人。“有房无人、有人无事、有事难办”的状况长期困扰着乡村文化的振兴。

3管理人员不专业

业不熟、才不专,工作难以打开局面,是当下乡村文化振兴的一大结症。大多数乡村文化工作者不具备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擅长 “吹、拉、弹、唱、跳”等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多数乡村文化活动都是处于一种自娱自乐“松、散、乱”的状态。

(三)陋习根除难

1浪费较大

经济发展,陋习未改,在一些地方尤为突出,诸如在农村一些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攀比炫富,往往是办多吃少,浪费极大,包括成千上万的烟花爆竹的燃放不仅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更是一种极大的资金浪费。

2习俗较差

人情债多、礼金支出大,仍是当下乡风文明的一大绊脚石。过去带一捆柴、提一篮蛋去葬老或祝生,互助互帮的良好乡风民风一去不复返。当下送礼少则百元,多则千元,高则万元。礼金越送越大,感情越来越淡,人心越来越散。

3革新较难

乡风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农民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民的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文化认同趋于多样化,少数人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一些不健康、不科学、不文明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农村“四风”遏制不住,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薄养厚葬”习俗还较为突出。

(四)传承保护难

1挖掘较难

由于缺乏资金和人才,一些传统手工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及时的挖掘,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农耕文化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2保护较难

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干部群众对文物古迹保护意识差,乡村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古桥、古井、古建筑、古民宅、民族村寨、文物古迹等得不到应有的保护,随意拆除或毁坏屡见不鲜。

3继承较难

一些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外来文化、新媒体等的冲击,面临失传、消亡、同化等危险。一些年轻人对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持有虔诚之心,而对中国端午节、清明节等充满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不感兴趣。

(五)融合发展难

1文化富民难

基层干部就文化谈文化,就文化抓文化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将文化与旅游、农业、科技等其他领域有机融合农村文化活动场所,文化与经济发展“两张皮”,文化产业化水平低,文化优势没能转变为经济优势,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文化富民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2文化育民难

一些群众把物质生活的好坏作为衡量自己致富的标准,主观上制约了文化育民;一些领导在发展观念上重经济轻文化,忽视了文化育民工作的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很难保持常态化,优先传统文化的市场还没有“黄、赌、毒”等低俗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市场大,农村文体演艺活动缺乏资金支撑,农家书屋基本是摆设,影响文化育民。

3文化乐民难

一是文化作品质量难以满足群众需求。随着电视、网络在农村的普及,广大农村群众对文化作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群众渴望更加 “走心”、更加优秀的文化作品。二是文化作品在“接地气”方面难以满足群众需求。一些看似 “高大上”的文化作品,群众在电视、网络上见得多了,往往更加渴望植根于农村、喜闻乐见、老少皆宜的文化作品。三是文化活动主体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发挥。基层群众才是文化活动的主体,他们最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活动和产品服务,大包大揽的建设方式忽略了主体积极性的发挥,不能起到文化乐民的效果。

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乡村文化振兴保障机制

要解决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就必须建立起一系列的保障制度来对其进行规范和完善。首先,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以法律的形式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应遵守的程序、方法和途径,为乡村文化振兴奠定相应的基础。其次,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把文化建设纳入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年终考核,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最后,在明确权责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价体制,杜绝工作的随意性以保证乡村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未履行职责的行为,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提高监管效能,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目标的更快实现。

(二)加强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振兴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任务难度大,过程艰难,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工作队伍。首先,是为基层民众配备完善的队伍,结合国家的关于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和自身的实际,采取不同形式的人才选拔方式,进一步充实民族地区的文化人才队伍。其次,大力发展本土化的人才队伍。本土化的基层群众对于当地的文化特色更为了解,也更容易着手从事相关工作,积极扶持这些扎根群众的文化能人、传承人、带头人、返乡文化人才等,让他们采取自己认为有效的方式来拓宽文化服务的渠道,发挥他们在民间文化人才的示范带动和骨干作用,增强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农村自身文化生产与供给能力。最后,加强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服务的志愿队伍建设。地方政府可以与相关单位(院校、协会等)合作,在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常态化的文化建设服务项目和志愿者服务岗位,让更多的人和社会组织参与到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工作当中,从而实现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最终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积极发挥文化育民、乐民的作用,努力根除陈规陋习

1实施“文化+教育”,实现文化育民

文化的建设必须有政治思想的指导,政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前提。在我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文化建设在思想上的正确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鼓励培养广大居民的参与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的思想,充分发挥文化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大力倡导尊老爱幼、诚实守信、邻里团结等良好风尚,使民族地区的基层群众能够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提升精神风貌,自觉抵御不良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侵害,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2实施“文化+娱乐”,实现文化乐民

一是要加大投入,扎根农村丰厚的文化土壤,创作一批富有乡土气息的文化精品,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创新形式与载体,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创造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三是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支持民族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加大对佤族清戏、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滇剧、花灯等民族传统戏曲的扶持力度。四是组织好演艺评选创建等有趣、有用、接地气的活动,不断增强文化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五是发挥群众的主体性,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地方特色文艺剧目,真正实现文化乐民的艺术效果。

3积极利用平台和载体开展移风易俗、摒除陋习的文化活动

大力倡导和创作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反应新时代的文化作品和文化生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每一个群众的内心深处,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努力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进一步挖掘、保护、传承、创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边疆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但在市场经济和汉文化的冲击下逐渐衰败,有的文化遗产濒临灭绝,有必要充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使之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增强民族地区广大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认同感。

1积极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不断加大申报充实非遗文化项目

一是充分挖掘优秀的民风民俗。民族风俗习惯是少数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居住、婚俗、祭祀、礼仪等,民俗风俗的传承能够充实民族地区群众的日常生活,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二是发扬传统民族工艺。传统民族工艺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包括服饰、手工技艺、艺术制作工艺等,这些传统民族工艺的发扬能够在保护边疆民族地区的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三是扩大民族表演艺术的传承。民族表演艺术是少数民族的艺术和活力的体现,包括曲艺、戏剧、对歌、舞蹈、乐器等形式,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艺术特色,这些特色文化在进行宣扬的同时得以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最终形成独具一格的民族风情。四是积极倡导民族传统节庆活动。民族传统节庆是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力的具体表现,如家喻户晓的西双版纳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白族本主节、普米族朝山节、傈僳族阔时节、纳西族棒棒节、摩梭人转山节等,这些传统节庆是本民族的文化符号和价值认同,有利于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五是支持民族精神信仰。民族精神信仰主要包括宗教信仰、图腾信仰、祖先信仰等,这些信仰的传承能够不断凝聚力量,实现民族的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六是丰富其他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类型丰富,包括语言文化、口头文学、神话、传说、史诗、传统体育与杂技竞技等,这些民族文化的发扬与创新能够在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振兴,进而实现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长远目标。

2新旧结合,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民族地区的乡村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因此,在进行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要能够结合各乡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尽力挖掘特色地方文化,将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将优秀的乡村民族文化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通过大力繁荣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努力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特)” 的乡村文化格局;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宣传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适应的新乡贤文化,推动乡村文化发展。

(五)运用“文化+”思维,积极发展壮大民族文化产业

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但却没能够得到有效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这是当前民族文化振兴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需要积极利用非遗文化,探索民族文化产业化路子。首先,以基层政府为引领,建立相关的文化产业,以产业来促发展。其次,依托国内外先进的影视、传媒公司积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品牌,激发广大民族群众参与的激情和热情,通过他们本土化的表演、创作来宣传、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实现群众的增收和致富,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1积极利用非遗文化,探索民族文化产业化路子

一是绣娘计划:如白族扎染、彝族刺绣,民族包包、民族服装、民族饰品等。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参加绣娘坊或创办手工企业;同时加强与专业公司的合作,不断传承创新,使刺绣产品迈向国际舞台。二是歌舞计划:云南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具有众多的民间艺人,通过实施“云岭飞歌”和 “彩云之舞”等民族歌舞比赛,充分挖掘和资助民间艺人进行创作、表演和宣传,实施民族歌舞遗产抢救与创新工程,打造成为标志性文化品牌和传递云南文化好声音;通过“互联网+”实现品牌营销、产品创新、产业升级。三是节庆计划:云南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节庆,通过实施节庆计划,构建“日日有活动,周周有节庆”的民族狂欢体验体系,并积极打造“节庆旅游”,在宣传、扩大民族文化的同时,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2牢固树立文化与产业并重的理念,走融合发展之路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仅靠文化来单独支撑是很难走向长远发展的,必须树立融合的理念,运用“文化+”思维,实现跨界融合发展。实施 “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富民。一是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在资源、业态、营销等方面深度融合。二是实施“文化+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和科技农业,形成一批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推动文化与农业融合发展。三是充分发挥文化在城镇建设中丰富内涵、提升品位、传承发展的作用,吸取城市文明成果,打造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名片,推动文化与城镇融合发展。

(六)加强平台和载体建设,努力构建“多位一体”的乡村文化建设新格局

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文化活动场所和载体缺乏,以前多部门“撒胡椒面”式的投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需要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和资金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立多功能“文化综合体”,以节约成本和提高使用效率。

(1)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给力、社会组织参与、村民为主体等多功能“文化综合体”建设。一是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为乡村文化振兴创设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以增强和培养民众接受乡村文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企业给予相应的支持,要善借助企业的力量,为乡村文化注入生机和“活水”。三是成立专门的社会专业组织(机构),如专业运营机构、NGO组织、专业文化机构等,这些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起到协调和促进的中间作用。四是牢固树立村民的文化建设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村民文化建设主人翁精神。五是积极构建乡村图书馆、农家书屋、人文大院、党小组活动场所、红白理事会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综合体”,整合资源,节约成本,完善实施,提高使用和服务效率。

(2)积极扶持农村建立村史馆、民俗展览馆、乡愁书院等地方文化设施,县乡两级积极建立农耕文化博物馆、农耕文化传习所,为公众提供农耕文化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载体,让老百姓从文化中找到归属感,提高认同感,增强向心力。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节日民俗、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乡村文化的载体。(作者:毕晓红 杨欢 杨琴 毕东)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起源于产业竞争情报监测,发展壮大于规划咨询,成名于规划思想。专注于产业及产业园区大数据、咨询、规划、设计、资本、招商、托管19年。时刻关注乡村文化振兴领域正在发生的巨变,经手相关乡村文化振兴项目数百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网友投稿,不代表丫空间立场。丫空间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负责任。如有侵权或错误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