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上海高校共青团“往社区走”社会实践项目大赛网络评选

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上海高校共青团“往社区走”社会实践项目大赛网络评选

2023-01-03 13:04:53 发表

丫空间介绍 ·丫空间(www.yaspace.cn),全国性活动内容平台,涉及展览展示、会议、庆祝活动、团建拓展、私人活动、竞技赛事、拍摄等各类活动图文、短视频内容的记录、传播。 ·用户通过丫空间可以浏览、筛选各类活动内容、活动商家、活动资源;商家通过丫空间可以发布、分享场地或业务信息、活动图文、短视频等活动内容进行市场营销。 ,丫空间已汇聚特色场地,虚拟空间,秀场/发布中心:艺术/展览馆,演出场馆。会所/俱乐部,公寓别墅/美趴,商场/步行街,酒店/度假村,影棚/演播厅,体育场馆,户外/广场。婚礼/宴会场地 会议中心,会展中心、剧场/剧院,众创空间/路演,会议室/培训厅,咖啡/书店、酒吧/餐厅、游船/游艇等全国各类场地资源。

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_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_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

为推动学校与社区的战略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引领团员青年投身基层社会治理、社会服务,推动青年学生在融入社区、服务社区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共青团“往社区走”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由团市委、市教委、市民政局、市学联共同举办第一届“知行杯—青春社区”上海高校共青团“往社区走”社会实践项目大赛。56家高校参加本次大赛,共征集到328个申报优秀项目,177个申报孵化项目。经前期初审、专家复审,有20个项目入围本次大赛的决赛展示。

1号-咖啡蘑菇-上海财经大学

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_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_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

咖啡蘑菇是一个专注公益事业,帮助城市低保人群,应用咖啡渣种植技术生产食品的项目。项目组坚持“用绿色点亮角落”,利用已经成熟的咖啡渣菌菇种植基质,将废弃的咖啡渣再利用,同时把城市低收入人群融合到生产环节,提高他们的收入以改善生活质量,并通过线上销售平台的参与分享种植人群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加入公益队伍,与他们互动,进一步帮助他们。项目组已经走进五角场社区、彭浦新村,帮扶近几百户中低收入居民。

2号-“西”望双语兴趣班-上海外国语大学

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_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_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

该项目是上外西方语系联合上海市肢残联协会、上海市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基地、心希望助学公益服务中心面向残疾人子女开办的西英双语兴趣班,旨在提升教育的公平性,通过通识性、启发性的小语种教学,使残疾人子女提升学习兴趣,拓宽文化视野,树立远大理想,现已连续服务近3年。兴趣班于每周日上午在黄浦区市南中学举行,由西方语系师生志愿者定期授课,教授西英基础技能与文化知识。

3号-为垃圾安家-上海交通大学

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_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_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

该项目招募具有垃圾分类讲解资质的学生担任社区讲解志愿者,与街道居委会合作,定期前往江川路街道的不同社区为社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原理、必要性和其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并设置垃圾分类的小游戏,以期用动手操作的形式加深聆听者对于垃圾分类的实际运用和理解。同时,该项目与泰瑞环保、高露洁、淳萃联合合作,定期回收社区居民的废旧牙具以及洗发水瓶等。这些将被寄往合作单位,达到变废为宝的效果。

4号-智慧老人公益服务工作室-上海师范大学

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_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_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

智慧老人公益服务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1月,通过“自设课程、自编教材、自聘师资”三位一体 的运作模式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在街道、社区、老年大学等为中老年人提供集中小班化课堂手机教学。“智慧老人”自成立至今,在上海市展开合作的街道、社区、老年 大学等教学点共有25处。截止2019年2月,智慧老人公益服务工作室在各个学校和街道开展志愿服务共17657小时,参与的志愿者达到10840人次, 服务对象超过10万人次。曾获得2016年创青春国赛金奖。

5号-金融服务进社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_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_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手机的普及和发展,金融诈骗案例层出不穷。由于缺乏金融知识和网络安全意识,老年人群体成为了诈骗的主要对象。为此,在大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项目组开展了金融进社区的活动,把日常生活中需要了解的金融知识传授给社会公众,加强公众的消费者维权意识,提高公众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同时,该项活动也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用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6号-声音照亮世界-上海财经大学

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_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_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

无障碍电影是为盲人及社区中视力有轻度障碍的老年人制作的电影。即在电影没有对白的片段通过增补配音解说的方式,让观众更容易理解整部电影的内容。项目组通过撰稿、配音及后期合成,制作出完整的无障碍电影,然后将电影带入街道、社区、敬老院中放映,丰富视障人士及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目前,该项目已获得2018年上海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7号-民乐颂中国,爱心社区行-上海理工大学

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_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_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

该社会实践项目是由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荣誉教授、著名二胡表演艺术家马晓晖教授带领学院复兴晖音学生义工团队走入社区的系列实践活动。该项目从17年开始孵化至今已有2年的时间,至今为止开展过十余场校内、外活动,辐射影响超过500余人。项目目标是以中国民乐为纽带,融合其他各类艺术形式,将传统音乐文化带入社区、带进校园,肩负起弘扬新时代文艺之风的义务与责任的同时,探索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中国传统音乐传承和发展的新途径。

8号-“爱在彩虹笔”自闭儿动漫艺术体验课程-复旦大学

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_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_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

复旦大学彩云支南协会在校园内外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多次获评校级五星级社团称号。该协会从2011年4月至今,在上海浦东新区与杨浦区开展“彩虹笔自闭症儿童动漫艺术体验项目”,获得了小朋友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这个活动通过绘画康复的方式,为3-14岁自闭症儿童提供绘画艺术体验,搭建自闭症儿童的世界与正常人的世界之间的桥梁,并希望唤起社会对自闭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

9号-助力美丽乡村•艺术绘美金山-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

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_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_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

“助力美丽乡村•艺术绘美金山”项目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号召。乡村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弱化和边缘化现象,迫切需要保护、传承和弘扬。该项目有利于促进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流动与渗透,改善乡村文化生态,推动优秀乡村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乡村文化在传承发展中焕发生机活力。

10号-学警走进社区,营造平安上海-上海公安学院

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_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_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

为引领上海公安学院青年学警将学业专长服务于社区居民需求,践行知行合一精神,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上海公安学院特开展此项目。该项目以两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将青年团干培养与社区志愿服务相结合。针对社区老年居民电信诈骗上当人数较多的情况,定期组织防电信诈骗宣传活动。针对学龄幼儿、青少年幼儿园、校园安全防范意识差等问题,定期组织校园“五防”(防性侵、防拐卖、防校园暴力、防灾害、防意外)教育活动。

11号-诗影伴“您”行-上海大学

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_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_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

上海大学慈善义工队成立于2007年,2018年至2019年致力于服务大宁社区的居民特别是优抚对象。在社区内开展“大宁朗读者”与“流年照相馆”共建项目是为了通过大学生的专业力量和个人特长,丰富优抚对象的业余生活、帮助居民留住影像回忆。项目包括与大宁的优抚对象进行诗歌朗诵的分享与讲授、进行阶段性朗诵成果检验、以集市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拍摄证件照和生活照。项目赢得了优抚对象和社区负责人等的一致好评,影响力几近覆盖整个社区。

12号-牵手艺术彩虹,共创美好生活-东华大学

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_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_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

“阳光之家”志愿者服务进社区活动致力于开展适合智障人士的教育培训、康复训练和文化体育活动,重点向智力障碍人士传授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合的劳动技能,改善自闭症、抑郁症等症状,让每位成员变得开朗自信,更愿意同他人交流。让残障人士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与爱心。

13号-扬帆起航,丝海围家——航海讲堂进社区-上海海事大学

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_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_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

通过对社区内的小学生传授各种有趣简单的航海知识文化,让学生对航海知识感兴趣。从而能够进一步加强当代学生对“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深入了解,学习丝路精神。同时也可以通过活动深化学生对一带一路发展问题的理解,激发以及培养学生响应国家号召,优化大学生对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发展的思考与能力。

14号-“青春普法 美好社区”公益志愿实践团-上海政法学院

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_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_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

该项目面向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和老年人,切实针对当下社区居民法制观念不足、维权意识薄弱、对毒品辨识能力较低等问题,以原创故事绘本、益智产品、知识手册为载体,创新“模拟法庭”教育模式,提升社区居民的法制思想。共计开展禁毒宣传活动30余场,普法教育讲座50余场,素拓活动10余场,发放原创绘本近2000本。并通过微信、微博、抖音APP等新媒体宣传方式,构建“法治+互联网”线上线下同步宣传模式。

15号-“非遗”一路同行-上海戏剧学院

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_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_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

该项目推动非遗传承与西方钢琴元素的融合,以海派挑杆木偶戏为例,舞台设计上打破传统木偶舞台表演形式,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感觉,动作上与芭蕾舞结合。整个作品最大的亮点是,用木偶的足尖来弹奏钢琴,在弹奏钢琴的过程中继续完成芭蕾舞的动作。非遗文化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不仅要继承更要发扬。

16号-猴有戏儿童戏剧教育进社区-华东师范大学

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_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_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

猴有戏儿童戏剧创作营是一个专注于开展教育戏剧工作坊实践活动以及创编儿童剧的团队。以英国的“教育戏剧”和美国的“创造性戏剧”为载体,传播国际前沿教育理念。以专业、科学的艺术教育方法,以最新的教育戏剧形式,让孩子在戏剧活动中疏通情感、展现自我、建立自信,在戏剧创作中开发孩子的肢体与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在生活中的沟通、反思、合作的能力。

17号-“阳光330”体育公益项目-上海体育学院

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_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_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

该项目源于上体青年志愿服务总队的体育技能公益教学活动,在2012年起,结合上海市慈善义工项目,融合了学校志愿活动在每周三下午开展的多项志愿服务活动,立足全民健身、阳光体育,形成“阳光330”体育公益计划。该项目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周边社区及中小学。受益人群包含了智力障碍人士、老年人、中小学生。计划项目以体育公益教学、体育公益服务为主要内容,突出体育特色,融入“体育+”模式,结合体育、健康、阳光、关爱等因素,进行一系列的特色服务。

18号-“城市 360”社区畸零空间更新服务-同济大学

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_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_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

该项目着眼于社区内数量众多,却未得到充分利用的 “畸零空间”。它们面积不大,却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居住区品质。而传统改造存在周期长、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及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该项目经过长期调研,深入社区挖掘居民需求,制定解决方案,并开发打造“城市 360”智能设计平台,提供设计师、街道和居民需求对接的桥梁,减少沟通成本,缩短周期。同时,平台的无门槛提高了居民参与度及热情,定点上传功能支持自下而上改造的实现。

19号-“银龄未老”——老年人出行支持公益计划-华东理工大学

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_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_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

“银龄未老”项目致力于推进创意进社区,自主设计一款使老年人轻松坐下站起的省力椅,从硬件设施提高半失能老人独立出行的能力,推动社区精细化治理。目前已申请专利,与达成合作,已在进行初代产品制作,预计六月份投产。

省力椅通过机械原理,老人坐下时利用弹簧提供缓冲慢速落下;站起时通过按钮释放弹簧助力站起,同时采用环保材质,弥补市面老年辅助座椅缺陷,推进社区适老改造,为国家有效应对老龄化提供新思路。

20号-医心益行 情暖社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村社区落实办公场所工作制度_社区对场所扫黄打非_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

“医心益行 情暖社区”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本科生团总支主办,针对学校周边的桥社区深入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已持续五年以上。该项目以五里桥社区服务中心、养老院、残障家庭等社区范围地为服务场所,开展医疗科普讲座、保健操教学、便民量血压、陪伴照顾老人、义务家教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该项目在贯彻“深入社区、了解社区、关爱社区、服务社区”的方针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医学生在漫漫医学路上时刻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之心。

看完20个项目的介绍

有没有心动

快来投票

选择你支持的TOP 10

编辑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胡晓迪

上海共青团新媒体联盟

以上内容为网友投稿,不代表丫空间立场。丫空间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负责任。如有侵权或错误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