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丫空间 > 深圳文化空间|“走进博物馆”,走向文化的辽阔与博大

深圳文化空间|“走进博物馆”,走向文化的辽阔与博大

2022-10-27 22:07:30 发表

深圳文化空间_北京华影空间文化投资有限公司_理想空间18:文化·街区与城市更新

近日,“读懂历史智启未来”主题沙龙在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举行。本版图片均由深圳晚报记者 刘楚君 摄

深圳文化空间_北京华影空间文化投资有限公司_理想空间18:文化·街区与城市更新

唐际根向市民讲解“理解三星堆”展览。

北京华影空间文化投资有限公司_理想空间18:文化·街区与城市更新_深圳文化空间

郭学雷 深圳博物馆副馆长 博物馆创新要抓住核心内容 博物馆的创新必须要抓住核心内容。博物馆的展览也不仅仅是声光电的简单展现,造几个场景这么简单,缺少有意味的内容所支撑,声光电很容易变成光污染。真正的创新是内容的创新、学术的创新和突破。深圳博物馆近几年来策划的几个大型展览,引发了市民好评和喜爱,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尝试从不同角度更好地切入,展现了文物本身的文化价值。包括很多丰富多彩的教育推广方式、专业导赏等,其核心也都来源于内容和学术创新。

北京华影空间文化投资有限公司_理想空间18:文化·街区与城市更新_深圳文化空间

唐际根 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 “理解三星堆”展览重在解读 “理解三星堆”这个展览所表达的是三星堆的一个祭祀场景。三星堆是个考古遗址,它不只是我们看到的这些,也不仅是几个祭祀坑,它是古文化,是地处长江上游深圳文化空间,以古蜀国作为背景的一个大的文明。很多人看“理解三星堆”这个展览,第一眼可能看不太明白,在三星堆出土的那么多件文物里,我们从中挑选了最精华的几件,来搭建场景营造气氛,从浅入深,带领大家曲径通幽,理解三星堆,热爱三星堆。其实这次展览重在解读,我们在展览里着重还原了祭祀场景,在空间布置上尽量把文物的关系体现出来,这也是我所一直践行的展览的场景革新和创新尝试。

北京华影空间文化投资有限公司_理想空间18:文化·街区与城市更新_深圳文化空间

阎焰 望野博物馆馆长 用历史藏品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是文化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实际上,我们博物馆很多藏品本身就包含有很好的中国故事。这些故事不单单来自今天,还来自久远的古代中国。比如我们望野博物馆独立做的一些历史研究,逐渐在国际社会得到认可和关注。国外的展览在借我们的藏品展出时,都要在文字说明里打上“深圳望野博物馆”的字样,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播,也是我们城市文化影响力的体现。接下来,我们会继续通过对历史的探寻,来讲好深圳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把这些故事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0月21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刘楚君) 近日,由主办,深圳晚报社承办的“走进博物馆”主题沙龙在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举行。以“读懂历史智启未来”为主题的博物沙龙,吸引了博物迷们的深度参与。文博专家围绕博物馆创新、如何更好地读懂博物馆、博物馆文化传播等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为观众更好地走进博物馆和读懂博物馆提供了有益指导,传播弘扬传统文化,践行培育主流价值。

今年是“走进博物馆”活动开展的第十个年头。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自开展以来,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深圳晚报社发挥媒体优势,围绕为深圳市民提供丰富高质量的文化服务这一宗旨,广泛链接博物馆资源,为市民搭建起走进博物馆的桥梁。

十年来,“走进博物馆”活动和深圳市民一起走进深圳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和纪念馆,在博物馆探寻文明密码,见证深圳发展。随着活动开展的不断深入深圳文化空间,活动也不断更新升级。通过创新传播方式,开办主题沙龙,开发文创产品等形式,推动历史文化更好地传播,不仅让市民喜欢走进博物馆,也让博物馆更好地走进市民生活。

如今,“走进博物馆”已成为一种文化时尚和很多人的深圳文化日常。“走进博物馆”活动在此向市民朋友发出邀约:下一个十年,一起走进更多博物馆,在博物馆探寻文明,认识世界。

现场沙龙

文博专家共话博物知识

主题沙龙由深圳市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刘东主持,特别邀请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唐际根、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围绕观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分享。专家们结合自身研究及关注领域,分别就博物馆展览的创新展陈、博物馆研究与文化传播等进行发言,新颖独到的观察视角和观点,给观众朋友们如何更好地走进博物馆提供了真诚建议。

沙龙结束后,观众跟随“理解三星堆”展览策展人唐际根教授的脚步走进展厅,在场景化沉浸式的展陈空间中,体验古蜀国的神秘与厚重。来源:深圳晚报

以上内容为网友投稿,不代表丫空间立场。丫空间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负责任。如有侵权或错误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