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丫空间 > 苏州特色团建场地|猫虎案例说09: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苏州特色团建场地|猫虎案例说09: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2022-10-28 02:10:27 发表

1.场地关系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坐落在苏州吴中区园艺博览会会址东侧。场地周围有活水环绕,远处是距离临近太湖的村庄。场地的开阔环境、水面环绕、苏州村庄建筑特色、新建建筑与周边环境关系是这个建筑设计的关键点。

上海特色主题场地_苏州特色团建场地_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

▲实景建筑鸟瞰

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_上海特色主题场地_苏州特色团建场地

▲建筑轴侧示意图

2.形体策略

上海特色主题场地_苏州特色团建场地_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

▲大师草图

从大师草图中,我们可以窥探出大师在这片场地上,利用原有山地地形,塑造山地公园,向地下下挖形成一系列厅、廊联系的建筑,达到人工与自然苏州特色团建场地,生态与功能的巧妙平衡。

我们试图从场地环境出发思考建筑体量的生成:

1) 考虑到环绕水流与场地建筑关系,设置平台、引入水面,获得亲水的体验。

2) 考虑到博物馆的建筑属性,需要大量人流的引入和入口标志性建筑的展示。

3) 将亲水平台与引入入口相互串联,将环境属性引入参观流线。

上海特色主题场地_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_苏州特色团建场地

4) 在已有纵向流线的基础上,强调横向建筑逻辑,通过横纵的网格关系,将地景建筑分散的体量在空间关系上组织起来,避免空间过于散乱。

5) 设置不同体量高度的建筑,结合庭院形成流线上的起承转合。

6) 塑造地上不同层次的平台,丰富地景公园流线。

苏州特色团建场地_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_上海特色主题场地

▲建筑生成分析图

苏州特色团建场地_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_上海特色主题场地

▲建筑透视图

3.流线与透视

上海特色主题场地_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_苏州特色团建场地

▲一层平面图

首层建筑平面功能分为博物馆、园林展览、会议厅、剧院、餐厅构成。两部分展览由中部多重庭院相分隔,两者通过多重走廊相联系。前区入口广场由剧院方体形态作为整组建筑的形象。

博物馆内通过三个方形的庭院在大空间中限定出展览路径。园林展览入口夹在剧院与大厅走廊檐下,形成类似苏州园林中的空间感受。两处咖啡吧分别于景观庭院对景,得到良好的环境空间。餐厅顺着主流线、景观方向打开,结合亲水平台,形成良好用餐环境。(首层透视见下图)

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_上海特色主题场地_苏州特色团建场地

▲首层平面对应透视关系

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_苏州特色团建场地_上海特色主题场地

▲负一层建筑平面及空间透视

负一层布置展览大厅、地下车库、剧院等功能,主要围绕核心庭院形成地下展览大厅。下沉庭院呈L形构图,用动态草坪形状相联系,与直跑楼梯相呼应(图7)。图7、8、10对应下沉庭院。

苏州特色团建场地_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_上海特色主题场地

▲首层平面位置及透视

上海特色主题场地_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_苏州特色团建场地

▲二层平面图

地上二层及以上区域突出剧院体块、景观塔、观景餐厅功能,与山地坡面均形成一定空隙,在地下连廊空间形成苏州街巷的空间感受。

▲屋顶花园透视

覆土屋顶上,观察到多个方体灰色建筑,与远处的村庄建筑群相协调,通过步道及分散的建筑小品将建筑串联,丰富空间观赏感受。

4.建筑空间的组织

1.流线空间序列

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_上海特色主题场地_苏州特色团建场地

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_苏州特色团建场地_上海特色主题场地

从主入口进入是纵深的广场,向前端望去是三重廊、两重庭院及远处的餐厅平台,空间组织序列一目了然。(1处)

当走过剧院单体时突然感受到内庭院空间变宽,亲水平台透过庭院和连廊吸引继续前行,此时蓝色箭头处是自然展馆,走廊顺着行进方向营造出天光,烘托进入时空间的趣味。(2处)

再向前咖啡厅,正对庭院空间打开。正前方出现景观塔,景观塔与走廊相联系,此时穿过素混凝土的建筑,形成亮——暗——亮的戏剧性空间体验苏州特色团建场地,在向前是无顶的平台、有顶的走廊,末端是完全开敞的亲水平台,整条河水景色映入眼帘。(3处)

2.内庭院空间

苏州特色团建场地_上海特色主题场地_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

地下层平面的展览空间通过L形庭院相联系。这里庭院空间营造上有三个技巧:

1、在流线上利用外廊与内廊相结合;

2、景观塔放置在黄金分割位置,平面上感受更丰富;

3、用粗细不同的连廊划分空间。

3.策略上悬浮体量

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_上海特色主题场地_苏州特色团建场地

▲顶层覆土流线引导示意图

在山体浏览路径方面,主要考虑沿河景观渗透、建筑与环境的呼应,形成整体浏览路径。按照红色箭头路径浏览,在1处形成观景平台,2到4处穿山而过,形成暗——明——暗的空间光影变化,其中在3处串联起庭院轴线空间与亲水室外平台,到5处面对河流交叉口又豁然开朗,6处的平台微微高于山体表面,相四周远眺。

5.地景建筑群,逻辑组织布局要点

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_上海特色主题场地_苏州特色团建场地

1.与周边环境融合

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_苏州特色团建场地_上海特色主题场地

▲Vucedol文化博物馆 (图1)

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_苏州特色团建场地_上海特色主题场地

▲波兰MOSM皮划艇训练中心(图2)

利用独特地形关系,获得人在建筑中的独特体验,如图1折返上升的坡道感受周边景色,图2下坡的台地景观,下沉的坡道到达亲水平台。及上述苏州非遗馆的浏览路径与山体相交错的空间感受。

2.建筑群自身网格逻辑

上海特色主题场地_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_苏州特色团建场地

▲韩国地平线旅馆透视(图3)

苏州特色团建场地_上海特色主题场地_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

▲韩国地平线旅馆平面(图4)

上海特色主题场地_苏州特色团建场地_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

▲山坡上的泳池住宅透视及鸟瞰(图5、6)

图3——图6均为住宅建筑,都是覆土建筑的处理方式,在山地形成自有逻辑。

图3案例用多组住宅方形构图来表现建筑组合的秩序,远端体量伸向大海。

图5采用轴线网格的控制手法在坡地上形成秩序(图7苏州非遗馆也是通过类似的网格逻辑统一建筑群)。

上海特色主题场地_苏州特色团建场地_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

▲苏州非遗馆网格分析图(图7)

3.建筑群相似元素

上海特色主题场地_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_苏州特色团建场地

贵州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游客服务中心

苏州特色团建场地_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_上海特色主题场地

▲以色列海法大学(图10 )

欧洲的污染场地立法特色比较明显_上海特色主题场地_苏州特色团建场地

▲刘家山舍(图11 )

图8运用相似坡顶建筑,组织起建筑群手法,建筑群顺应自然环境摆位。

图10用长条形台地方式逐层后退,在山地空间中形成自有秩序。

图11利用方形体块加平台的方式,在平台之间用走廊相联系,表现山地建筑群特点。

以上内容为网友投稿,不代表丫空间立场。丫空间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负责任。如有侵权或错误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