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城市文化空间|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从城市书房与文化驿站谈起

城市文化空间|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从城市书房与文化驿站谈起

2022-11-03 12:01:47 发表

最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相继出台,表明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和升级正受到国家的重视。

近几年,北京、浙江和上海率先开展建设,并已积累了一定经验。政策的支持下,各地纷纷响应,积极展开尝试。在省市层面,各地区也陆续出台各类扶持政策,如四川省成都市出台《成都市中优“十四五”规划》,浙江省发布了《高质量打造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出台《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等。

不过,因缺乏成熟的借鉴模式和明确的指引,许多地区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许多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无人问津;有些成为掌握流量密码的网红打卡地,却寿命短暂。

当越来越多地区需要建设公共文化空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什么才是公共文化空间提升的突破口?有哪些困境仍亟待突破?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一、以社区为突破口

“文化空间”理论源于法国学者列斐伏尔对“空间生产”的研究。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生产的过程”。

公共文化空间包涵了“公共空间”和“文化空间”的相关概念,是民众公共文化活动的一种物质构建和精神构建的共同体。这就意味着,公共空间的硬件、环境和文化价值同等重要。

当城市建设的配套越来越完善,拓展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常态。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能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和文化需求,为市民创造交流的空间,并建立互助互信的社区氛围。

有专家曾对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标准提出评论。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新指出,要抓住“规模适当、布局科学;有特色、有品位、小而美、舒适化;业态多元、主题功能、嵌入式;社会力量参与、融入社区生活、促进共建共享”这些关键词,要通过新型文化空间建设,营造出更多文化氛围,提升城乡文化品位。

现阶段,大型的公共文化空间有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城市文化空间,多数文化服务集中在城区,小型的公共文化空间则分布在各社区。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规模虽小,但地理位置便民,拓展文化服务的人群范围,并缓解了重点文化空间的服务压力,成为当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突破口。

城市书房,图源:新华社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_城市文化空间_城市主题文化与市长高端谋划城市

同时,政策支持为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升级提供依据。发布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指出要健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并明确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提出创新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礼堂、文化广场。

政策指向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价值,并设定了一系列的建设目标,关注空间布局提升与文化氛围营造。不过,政策里,建设的标准和方法,却留下了空白。

近几年,一些地区已开始了自主探索之路,并取得一定成效。2021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3家“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制造出示范效应。其中,有许多文化空间分布在社区,类别包罗万有,如小型书房、艺术馆等。在上海浦东,18家社区公共文化场馆采取新空间打造、文艺导师结对和文化专管员下沉基层等方式,助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广州市文化馆,则举办“广州最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评选”活动。

二、困惑与探索并行

虽各地积极建设社区公共文化空间,部分地区已拓展出丰富的样式,为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改造提供了新方向,但城市书房与文化驿站仍然是主流模式。

不难看到,在实践中,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仍存在许多困惑。

审美配套不足 使用率较低

一些地区响应政策的号召,在社区里建成城市书房,但基础建设不完善,区域缺乏功能划分,阅读空间不舒适,图书类别少,环境吵闹,开放时间短等。逐渐地,书房面临无人问津的困境。部分文化驿站疏于运营,常年是社区老年人的闲聊聚集地,缺乏专人管理,活动寥寥可数。究其原因,是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供需不匹配,无法吸引社区用户前来使用,结果浪费了大量公共资源。

内容传统 缺乏创新 同质化趋势明显

现在,许多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管理依旧沿用传统的思维,以服务老年人为主,为其提供康乐服务。可是,在一些新社区里,中青年住户已成为主流,他们爱好广泛,知识层次较高,对文化活动也有了新的要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疏于考虑社区成员的构成,也没有意识到原有的内容无法匹配市民的新需求。

依据地方特性 打造成熟模式

成功的案例被宣传后,相似的模式如雨后春笋,遍布多地,但建设效果却与标杆案例相去甚远。这可能源于一些地方接到建设任务,却不知道应该建设什么,唯有借用成功的模式,却只学习到皮毛,没有结合本地的特点和需求,陷入照猫画虎的陷阱。

探索的过程中,“上海模式”和“温州模式”成为典型。

上海的城市书房建设采用“政企合作”合作模式,打造为市里的文化品牌。

上海嘉定区的“我嘉书房”采用政府牵头,企业投建的模式,企业来参与运营和管理,由政府整合地区的空间资源,企业的社会化合作包括硬件建设的无偿支持和服务运营的常态协作。

2017年,上海建成菊园·绿地天呈“我嘉书房”,形成一整套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后,各个街镇纷纷以示范标杆,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我嘉书房”下属的上海南翔老街社区店,由经营汽车领域的企业家赵辉投资,她对文化事业情有独钟。2018年,经南翔镇协商,由赵辉把名士居盘了下来,合同5年,镇里提供免租金的优惠以及水电费等补贴,但硬软装、人员运营成本等,都由赵辉承担。对运营者来说,“我嘉书房”拓宽了她的文化“朋友圈”,也让她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如今她旗下的文化品牌“游于尘外”已与多名艺术家合作,产出了出版、收藏、品鉴等门类的优质内容。

随后,“我嘉书房”的政企沟通合作进一步辐射至长三角区域。以“我嘉书房”牵头建设社会主体运营合作联盟,与上海市浦东新区、浙江省温州市等共同发起成立全国“城市书房联盟”,加强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书房的内容需要形成自有特色。“我嘉书房” 南翔老街店,以连环画为特色,基本上,店里每周会举办一次讲座活动,包括京昆艺术讲座等。

书房曾邀请上海东方评弹团的演员杨薇敏举办评弹讲座,台上一人一席旗袍、一块醒木、一把扇子、一条手绢,讲的是评弹著名选段《辕门斩子》,这里区别于一般的演讲,讲者会通过选段表演,再对艺术技巧进行解释,与观众进行互动,让台下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

城市文化空间_城市主题文化与市长高端谋划城市_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

书房也曾举办明清古墨展,汇集了100种国内八位收藏家的代表墨品,当时在业内引发不小反响,甚至有观众特地从北京过来看展。

因地处南翔老街,活动别具一格,书房常常吸引附近的游人来参观,成为当地有名的网红店。

在文化驿站的建设上,温州则多项布局,以点带面,形成“温州模式”。

过去6年,温州经历了初创探索阶段、扩面升级阶段和并轨提质阶段,最终形成“1+10+N+X”模式。其中,1为第1家全市龙头总站;10为市文广旅局直属10家公共文化机构(单位)内的闲置场地,包括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等国有企事业单位;N是社会各文化组织,如将文化驿站植入书店、咖啡吧、影剧院、茶座、旅客中心、民宿等;X是向乡镇延伸,形成总馆、乡镇(街道)分馆与文化驿站(特色分馆)。

文化驿站,图源:温州市政府官方网站

“温州模式”吸引当地的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民营剧团、社会文艺团队、各领域文化达人的服务也被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此外,文化驿站已经形成资源库。主要通过社会征集、社团植入、站点推送和遴选而来,再借助基层选送、评比推送、总站配送、站点护送城市文化空间,依托全市站点,启动优质资源全市域范围的内循环,达到聚集公共资源的目的。

成功的经验证明,要结合本地的文化条件,形成资源整合、达到政企合作的目的,才是相对稳定的。一般而言,需要先试点运营,获得适当的口碑,再把同样的模式推广开来。

三、在经验中升级

“十四五”期间,基层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对城市建设、市民文化生活的价值日益重要。不过,在全国范围内,完善的城市书房和文化驿站尚未遍布全国,许多地区的管理者仍困惑于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方法。

社区的文化空间建设不止城市书房和文化驿站两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社区还有艺术中心等其他形式的文化空间。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尝试总结出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需求,整体上离不开内容与服务两方面。

城市主题文化与市长高端谋划城市_城市文化空间_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

内容丰富 交互性强

北京颐和书院根植于传统文化,以体验参与互动为特色,广泛开展诸如国学经典诵读、家风家道、琴棋书画、茶道、香道、读书会、太极拳、情景剧、自然教育等项目。

上海五角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靠近上海五角场小学,借着“双减”政策落地,在中心引入传统体育项目“抖空竹”,来参加的主要是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导师一般以一个小故事开场,告诉学生们这一传统民间游戏的来源,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加深他们的印象。现场,学生们认真听讲并踊跃作答。对“抖空竹”有了一定的认知后,老师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二十分钟的练习。

学生练习抖空竹,作者:于梦阳

有的文化驿站紧跟时代潮流,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艺术培训,而且培训价格公益化,比课外的兴趣班低,吸引了大批家长带孩子来参加。如上海金海社区社区文化中心,则推高端的艺术培训,出陶艺、雕塑、绘画、舞蹈、机器人编程、3D打印课程等。

挖掘本土艺术 小而美渗透社区生活

艺术家参与能提升活动质量。在香港的社区文化发展中心,是由当地的艺术家、剧场工作者与社工共同发起的项目,以实践艺术为特色,融合社区文化。中心常邀请不同领域的艺术导师,前来举办特色课程。通常,这些课程规模较小,但内容设计别致,以“小而美”为特色。如音乐治疗、手语工作坊、触感艺术节等融合科技和文化元素的课程。中心会聚集社区居民,每月举办社区音乐聚会。每逢聚会,社区的老中青三代齐聚一堂,大家使用不同的乐器,展开音乐合奏。

区域功能规划多元化

上海嘉定区的城市书房,虽然空间不大,但融合了24小时自助图书室、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市民科创实践基地、志愿者自治基地、公益休闲区域等多元功能。上海潍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兴建于2006年,原来遵循多数“阅览室+多功能厅+乒乓房”的传统街区文化中心样式,吸引的人群大多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单日最高服务人数也不过200人。2018年,潍坊新村街道对其进行了“空间更新+功能迭代+运营创新”的三合一综合整修。从功能上来看,这里设置了展示厅、图书馆、培训教室、成长乐园、多功能活动室、乒乓房,以及各类趣艺活动室。

全龄段覆盖 数字化服务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_城市文化空间_城市主题文化与市长高端谋划城市

在加拿大温哥华,社区中心为全龄段的居民提供文化服务,儿童可以在社区中心就近参与各类兴趣班,成年人可以参加各类的文体活动,其中包括陶艺、舞蹈、绘画、唱歌、摄影、木工等。各社区中心的活动并不相同,并按班次编排好,放在网上的选课系统。公众可以提前在网站获得课程的排班信息,并通过预约参加系列课程,也可以参加体验式的单次课程。

成功的经验看来,社区的公共文化中心需要设置丰富的功能场所,提供适当的运营与服务,保障文化场所的有效运营。不过,我国的城乡发展不均衡,城市和乡村的文化配套和文化基建不一样,面面俱到的服务难以苛求,各社区应当考虑已有的资源特色,以发挥所长,努力让文化服务与居民的需求相适应。

政策出台之后,意味着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普及与提升进入了加速期,普惠性文化空间的建设,更需要政府统筹资源,整合运营,逐步探索出合适的方法。

参考文献

《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 浙江温州打造文化驿站纪实》,中国文化报,2021.5.7

《上海南翔老街社区书房“赔本赚吆喝” 图什么?》,解放日报,2021.11.30

《步行三分钟,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去上课——在五角场发现课后服务的全新“打开方式”》,新闻晨报,2021.11.25

词条“我嘉书房”,百度百科.

香港社区文化发展中心官方网站

温哥华市官方网站

【撰文:研究员 莫止霞】

以上内容为网友投稿,不代表丫空间立场。丫空间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负责任。如有侵权或错误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