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功能区建设是成都转变城市和经济工作方式的一次革命,同时也是克服“大城市病”丛生和区域发展同质化的治本之策。9月1日,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举行,对全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贯彻全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郫都区怎么干?干什么?连日来,郫都区积极学习传达会议精神,专题研究科学规划建设功能区和高品质科创空间,寻找新举措新办法新行动。
10个镇域产业功能区全新亮相
郫筒街道建设创智中央商务功能区,犀浦街道建设数字经济总部功能区,红光街道建设天府艺博园功能区……在郫都区,建设产业功能区和高品质科创空间,探索了一条新路径——镇域产业功能区,郫都在加快推动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成都现代工业港、成都川菜产业园、成都影视城4个市级产业功能区基础上,将在全区10个街道(镇)建设10个产业功能区。
“建设镇域产业功能区,旨在充分发挥郫都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的激情和作用,激发更多高品质科创空间的创新创业和创造潜力,推动创新创业战略深入实施,激发自主创新能力和内循环增长动能,重塑区域经济地理,加快带动全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区域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促进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同时也是一个打造更多高品质科创空间的抓手。”郫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规划策划、核心区建设、项目招引促建、市场主体培育,考核评估等举措,到2020年底,各产业功能区核心起步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到2022年底,各产业功能区核心起步区基本建成,形成一批空间结构协调、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市民安居乐业、独立成市的特色街区、特色小镇、现代产业新城。
△ 蜀绣公园
镇域产业功能区有哪些内容?据介绍,镇域产业功能区将密切结合各街镇特色,比如“蜀绣之乡”安靖街道,依托锦城公园城市未来美好生活体验空间建设,以蜀绣文化为主题,串联锦城绿道锦江绿道生态产业项目和文创旅游休闲项目,以锦江公园和蜀绣文化进行生态建设和产业布局,打造锦城公园蜀绣文创城乡融合功能区。而三道堰镇则依托域内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文化本底,打造三道堰国际亲水度假旅游功能区。
具体工作措施又有哪些?按照人城境业融合发展理念,各功能区将规划启动建设一平方公里左右核心起步区,在相对较小的空间范围内集中体现产业功能区和主导产业的集聚度、辨识度、显示度,推动功能区重要生产场景、生活场景、生态场景在核心起步区集中融合呈现,促进功能区重大产业化项目及关键核心配套项目率先在核心起步区落地投产,逐步形成具有地方标志性、行业标杆性的产业地标。
一批高品质科创空间正茁壮成长
作为郫都区公园城市建设新地标,位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核心区的菁蓉湖科创商务区,是郫都区提交的“西控答卷”的一部分,承载着郫都人“居之有其湖”的向往之情。如今这里正在成为快速崛起的科创商务区、郫都区未来的价值高地。
连日来成都创客空间,郫都区相关部门正在紧张筹备着一场重要的活动——成都市菁蓉湖科创商务区城市机会清单发布会,届时将推出22宗招商地块+2大产业载体。
“南有兴隆湖,西有菁蓉湖!”郫都区相关人士表示,菁蓉湖科创商务区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是重中之重,即将发布的科创商务办公投资机会,包括一栋地标级甲级写字楼、一批绿色科创总部基地、一批双创特色办公空间,“未来的菁蓉湖将打造成为成都西部的国际科创商务中心、高品质生态宜居中心、时尚生活消费中心。”
△ 菁蓉湖科创商务区
产业功能区是推进城市动能转换、经济提质增效的空间载体,高品质科创空间是支持产业功能区创新发展的微观基础。在郫都区,一批高品质科创空间正在全力规划建设。
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国盾融合创新中心,总投资108亿,总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项目被列入四川省700个重点项目之一、成都市1000个重点项目之一、成都市14个重点产业生态圈之一、成都市高品质科创空间之一,目前正在申报“十四五”国家级重点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打造的高品质科创空间,包括总部办公、商业用地、租赁型配套用房、金融办公、五星级酒店、共享会议中心、一站式服务,涵盖了从孵化研发-小试-中试-量产的全过程一体化生产服务配套和生活服务配套,满足产业链所需的物理空间,保障生产功能支撑。项目遵循“人城产”逻辑,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动静结合、独立成市,统筹生产圈和生活圈。
△ 国盾融合创新中心
除了成都现代工业港、国盾融合创新中心正在建设和菁蓉湖科创商务区规划的高品质科创空间外,郫都区还拥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创客空间,成都数码港产业园等高品质科创空间,以及陌上花开、袁隆平种业硅谷等农业科创空间。9月4日,上海均和集团又来到郫都考察,该集团拟与郫都合作打造产业功能区高品质科创空间成都创客空间,发展文旅小镇健康产业、大宗贸易等。
“着力形成‘政府+平台公司+专业机构’三方整合资源、共同参与运营管理模式聚焦产业链创新链,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务和高品质生活服务配套,我们努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构建细分领域产业社区,形成以高智、高密、高能为典型特征的空间地标。”郫都区相关人士如此表示。
高校金融机构等纷纷助力产业功能区
产业功能区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金融合作生态和资本运作体系,形成专业化融资渠道。秉承这一理念,郫都区积极开展与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的合作,农发行拟为郫都区提供意向性融资支持,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金融示范区。
比如在成都川菜园区建设方面,围绕9.4平方公里的中国川菜产业新城建设,重点支持园区提升承载能力、生产加工销售链集成、完善园区产业配套,打造以郫县豆瓣为核心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川菜产业高地。
在镇域产业功能区方面,以德源街道桤木河蒜稻种业功能区为例,将依托菁蓉镇创新创业聚集核心区、成都市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的品牌优势以及本土农业优势资源,加快农业科技化发展。重点建设桤木河蒜稻种业示范园,充分发挥袁隆平国家杂交水稻种业硅谷科研优势,通过“蒜稻轮作”创新研发衍生产品,延伸农业产业链,实施灌区轮作系统及川西林盘保护工程,推广蒜稻、稻虾、稻鱼共生模式,打造“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集体建设用地变产业基地”的现代农业科创园区。
△ 桤木河蒜稻种业示范园
坚持开放引领创新驱动,构建先进要素聚集高地,不仅仅是金融合作生态和资本运作体系,校地合作也将在功能区建设中找到新的用武之地。这不,四川旅游学院就将与郫都区一道,围绕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做大做强川菜产业,共同加快推进四川旅游学院新校区规划建设、川菜职业学院规划建设、师资培养等工作,探索创新产教融合发展模式。
不久前,郫都区又与省农科院签订了《共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合作协议》,拉开了新一轮院地合作的序幕。下一步,双方将以推动郫都区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省委省政府“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以及全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为目标,以“1院1空间1平台N示范园”建设为重点,率先探索建设公园农业与公园城市融合发展先行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德眉资同城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为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一流的乡村振兴示范区提供更多科技成果和智力支撑。
人才公寓优质教育资源加紧配套
人社局负责梳理华为成都研究所在郫都区员工分布情况开展精准服务;医保局从医疗保障政策方面提供服务;教育局努力解决高管和员工子女入学问题,一是推荐公办学校和优质民办学校,二是在五矿项目区规划优质教育资源;房产服务中心着力解决高管在郫都区购房问题,支持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购买人才公寓;商务局则进一步提升和新增高端商务接待空间……在一份《华为成都研究所需求反馈情况表》上,记者看到郫都区针对调查中收集到的华为成都研究所需求情况,将责任明确到各部门,并确定了具体联系人。
力争85%的产业配套和85%的生活需求在产业功能区内解决——针对龙头企业华为全面提供生活配套服务,仅仅是郫都区全力提供产业配套和服务的一个缩影。
△ 人才公寓
菁蓉湖畔,郫都区首个国际性创新人才公寓——智荟城一期人才公寓主体已封顶,全面进入装饰施工阶段,预计2020年四季度开始预售。“把最优质的资源给予最优秀的企业,最崇高的礼遇给予最优秀的人才。”面对来郫人才的居住诉求,郫都区建设温馨惬意的人才公寓,确保让来郫投资兴业的各类人才安居。智荟城一期人才公寓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15.7万平方米,共有4种户型541套公寓,面积从189平方米到240平方米不等,项目60%为精装房。
教育的短板也在加紧补齐。嘉祥、天立、西川汇、爱思瑟国际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扎堆郫都,提升产业生态圈的配套水平。
来源丨成都日报“锦观”
图丨孙浩、龚芮、小胡豆e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