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空间介绍 ·丫空间(www.yaspace.cn),全国性活动内容平台,涉及展览展示、会议、庆祝活动、团建拓展、私人活动、竞技赛事、拍摄等各类活动图文、短视频内容的记录、传播。 ·用户通过丫空间可以浏览、筛选各类活动内容、活动商家、活动资源;商家通过丫空间可以发布、分享场地或业务信息、活动图文、短视频等活动内容进行市场营销。 ,丫空间已汇聚特色场地,虚拟空间,秀场/发布中心:艺术/展览馆,演出场馆。会所/俱乐部,公寓别墅/美趴,商场/步行街,酒店/度假村,影棚/演播厅,体育场馆,户外/广场。婚礼/宴会场地 会议中心,会展中心、剧场/剧院,众创空间/路演,会议室/培训厅,咖啡/书店、酒吧/餐厅、游船/游艇等全国各类场地资源。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同乐坊里
的
外滩十八号
戴兆辉
最近,沪语电影《爱情神话》炙手可热,其在豆瓣上的评分也是高开高走,节节攀升。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影片拍摄地五原路、延庆路一带成了老爷叔老阿姨们的”cosplay”之处。而文艺青年们则另辟蹊径,打卡影片中徐峥所饰演的老白画展举办之地——外滩十八号久事艺术空间(图1),连影片实际拍摄地,位于程家桥附近的马利美术馆也难逃网红们的“卡手”。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现实中这两家美术馆举办各类展览的广告软文都蹭了《爱情神话》的情节。事实上,高雅艺术、或者称视觉艺术,都有固定的受众群体,太过于蹭热度不仅使广告用词千篇一律,也难免给人一种自降身价之感。
图1 电影《爱情神话》中镜头
在今年1月上旬的邮品微信群中,笔者偶尔淘到一件外滩十八号宝威大药行的民国公函封(图2),这枚封于1940年寄往法租界薛华立路(今建国中路)。外滩十八号的老信封相当少见外滩18号,今年居然也冒了头,看来在冥冥之中此处确实能成为今年年头的热点。
图2 民国廿九年上海外滩十八号公函封
外滩十八号大楼位于南京东路外滩,北面紧靠和平饭店南楼,原为英国渣打银行(Chartered Bank)驻中国的总部,当时叫做麦加利银行大楼(图3)。麦加利银行因其上海分行第一任总经理名叫 “麦加利”,故得此名。解放后上海市房管部门于1955年接管此楼,改名为“春江大楼”,曾有、、上海水产局与水产协会等单位先后入驻。
图3 外滩十八号英商麦加利银行位置图(1947年)
这栋由公和洋行设计的大楼落成于1923年,至今已近百年,立面呈现晚期文艺复兴向新古典主义风格演变的建筑特征,是希腊复兴的一种变体,尤以其顶部的后退山花彰显了与外滩其他建筑的相异特点(图4)。
图4 外滩十八号实景照片
2002年,大楼进行了古建筑修复并实施功能转型,最终被打造成为集国际知名时装、珠宝、名表、美食、娱乐、艺术中心于一身的外滩十八号大楼。银行办公大楼的华丽转身,让这幢原本长期处在外滩众“大咖”建筑光影之下的小楼一下子走到了前台,“外滩十八号”这个名字也因此频频出现在了各大媒体报章、影视歌曲中。
熟悉流行歌曲的朋友都知道,其实早在2007年,有一首袁成杰与戚薇的合唱歌曲《外滩十八号》就已风靡一时(图5和图6),大街小巷均随时可听闻,酷狗年度歌曲、东方风云榜十大金曲、东南劲爆音乐榜劲爆十大金曲等都有此歌之身影。
图5《外滩十八号》MV
图6 《外滩十八号》CD
笔者第一次听到此歌,正是在余姚路的同乐坊里。原来在2007年时,袁成杰与戚薇不仅录制了收录在其首张专辑《男才女貌》中的这首歌,而且在同乐坊的“芷江梦工场” 小剧场内外滩18号,也试水参演轻喜剧《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图7),《外滩十八号》作为该剧主题曲贯穿全剧,为该剧增添了不少浪漫气息,尤其是留下了令人回味的音乐记忆痕迹。显然,此部轻喜剧的名字来源于90年代红极一时的台湾音乐才子童安格的成名曲(图8)。
图7 轻喜剧《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图8 童安格《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磁带
笔者当年正住在同乐坊北面小区,对这一带也较为熟悉,知道同乐坊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一三角形地块的前身是众多工厂组成的“弄堂小工厂”,而其中的“芷江大戏院”正是后来“芷江梦工场”的名字渊源(图9和图10)。
图9 同乐坊原芷江大戏院位置图(1947年)
图10 同乐坊芷江梦工场
既然处在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上家里人也特别喜欢看话剧,因此笔者在那年秋天也去了现场看了此剧的首秀。小剧场里演的剧,与演员距离近,现场互动感强。90年代初在安福路小剧场看话剧《陪读夫人》,里面的演员就有徐峥,还得到过他的签名。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是一出关于年轻人情感成长的话剧。袁成杰所饰演的主人公萧龙侠是一个流浪歌手,遇见一个因为车祸失去记忆的美术教师CISSY(戚薇饰演),由于她的记忆只有一天时间,萧龙侠不得不每天变着花样让CISSY爱上他,最终,他的真诚感动了CISSY。
“芷江梦工场”里的小剧场是长条形,袁成杰与戚薇尽管初登话剧舞台,不过表演相当出彩,表现自如,张驰有度,对角色的拿捏也相当到位。剧中两位主角现场演唱的主题曲《外滩十八号》即是此剧的一大亮点,歌曲唱红了此剧,此剧也演红了歌曲,更使得外滩十八号名声在外。
公和洋行于百年前设计外滩十八号大楼时,只是希望通过风格化的立面使之在外滩这个万国建筑博览群中占有一席之地,不曾想在80多年后的一次功能转换中,让其在影视和音乐中都留有了印迹。细细想来,也不奇怪,音乐和建筑本就相通,本质上互为流动和凝固,是视觉和听觉在时空中的自由变幻。
“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还是那个地点那条街 哦(那分手的夜)
那缠绵的地点
难道是爱的天平已经倾斜
……
下着雨的夜(上海话:今朝 明朝 白天 夜到)
所有的感觉(阿拉谢谢 外滩十八号)
下着雨的夜(侬好 我好 适意 就好)
刹那的视线(从此拗断 再会外滩十八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