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空间介绍 ·丫空间(www.yaspace.cn),全国性活动内容平台,涉及展览展示、会议、庆祝活动、团建拓展、私人活动、竞技赛事、拍摄等各类活动图文、短视频内容的记录、传播。 ·用户通过丫空间可以浏览、筛选各类活动内容、活动商家、活动资源;商家通过丫空间可以发布、分享场地或业务信息、活动图文、短视频等活动内容进行市场营销。 ,丫空间已汇聚特色场地,虚拟空间,秀场/发布中心:艺术/展览馆,演出场馆。会所/俱乐部,公寓别墅/美趴,商场/步行街,酒店/度假村,影棚/演播厅,体育场馆,户外/广场。婚礼/宴会场地 会议中心,会展中心、剧场/剧院,众创空间/路演,会议室/培训厅,咖啡/书店、酒吧/餐厅、游船/游艇等全国各类场地资源。
用情怀装逼的民宿走在死路上,
用理性经营的民宿让明星纷至沓来。
谁说恣意喝酒之人就做不出文艺的民宿?
一边放逸生活,一边直面商业,
情怀与商业是一对辩证的情侣,
苏哥哥的隐约民宿,不止睡觉而已。
序
P R E F A C E
◆
◇
小苏是我2000年教的学生,这个早熟又醒事的学生在大二时就去广告公司兼职,毕业后两年掌握了公司的套路就自己开公司了。在广告江湖里叱咤风云十几年,能文能武,能喝能唱,轻松搞定各种政商大客户,一个豪放不羁的才情青年。最近几年,也许是市场所逼,也许是甲方虐心,也许是文艺觉醒,设计圈的人纷纷转型,以情怀之名竞相进入文艺之场,开文艺小面、文艺火锅、文艺餐馆、文艺酒吧,文艺咖啡,真是五彩纷呈,如果不转型搞点啥文艺的玩意都觉得自己太商业、没文化、Low逼。不知何时,中国开启了文艺的高潮。
然而空谈情怀无法盈利,大多文艺之事都行之将死,刺眼的赤字粉碎了情怀梦,还假装用那些美文美图来粉饰自己。文艺青年们在苦逼着垂死挣扎的时候,苏哥哥的隐约民宿做的风生水起。情怀的前提是正确的商业逻辑,今天我们就不再描述民宿那些泛滥的诗情画意的文字,抖出苏哥哥最隐秘的成功经营之道作为一剂良方,救救那些快死的文艺病人。
— 向 雪 —
苏德刚
2001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创意总监
香港华文艺术 董事
隐约民宿 品牌创始人
设计师的民宿梦,跨界不忘营销人
在民宿圈有一个苏哥哥——苏德刚,神似余文乐,智毗梅郎君。有人说老苏在创造民宿奇迹;有人说苏哥哥的痞子文风最受文艺女青年亲睐……面对一个自由随性的人,只有用小说式讲述,散文式理解。
当老苏还是小苏的时候,他是绝对的自由主义者,七、八岁迷上书法,走的是画字野路子,自成豪放一派。静下来,又可以宅在家里一天不出门。他神秘得遥不可及,又霎时间遍身烟火气,撸起袖管,拼酒拼段子,醉了睡罢,次日酒醒,要么庆幸自己大难不死,要么想弄死杜康雪恨。
曾做营销策划,广告设计。跨界转行第一步是在大理开柴火鸡,苍山洱海间飘出辣子风?苏哥哥就一个想法,想论证自己这么多年为别人做的营销策略是否正确。用营销思维,像个理性的操盘手,分析利弊与收支;用感性的触觉,在餐厅墙上潇洒挥墨,密密麻麻的书法既塑造了餐厅的文化特色,又节约成本、接地气。如今这家店成了游玩大理必吃项目,让赵薇、李湘、管虎、翁虹等明星难以忘怀,成为众多明星的聚集地。
成都梅林的“隐约”是苏式民宿第一家,一个很有调性的小资聚集地。谁也不敢做农家乐大军中的另类,少了鱼塘麻将、腊肉香肠的农家体验怎会完美?面对世人的质疑,苏哥哥早已下定决心。
“老大,隔壁坐满了人,‘隐约’悄无声息。”
“老大,一大群人围着‘隐约’拍照!”
春节前开业的第一天,接踵而来的两个消息让苏哥哥胸有成竹,营销的敏感让他感知到传播的重要性,只要有人关注、传播,还用愁没生意?于是心中暗喜:这事儿算成了!“梅林隐约”就靠口碑火遍全城。有一天店员说今天有客人包场了,是谁?是谁?这么豪气?原来是明星御姐刘嘉玲。
民宿不是你逃离喧嚣的避难所,属地文化才是民宿的魂
新建筑淹没中国古村,千篇一律的古镇古街,逛烂了也留不下触动心灵的记忆。然而,真正的文化来不得半点虚假。民宿不是你逃离喧嚣的避难所,属地文化才是民宿的魂。
苏哥哥作为一枚有民宿文化情结的人,他想要的不仅是造一栋房子一个院子,而是用心地去重拾属地人文与精神,现代化方式解读、美学化设计点缀,让民宿与自然、文化融为一体。
在成都梅林,“隐约”用当地竹子、篱笆墙编织院落结构,打造集阳光餐厅、咖啡厅、音乐书吧、设计师客房为一体的野奢体验。大理的风花雪月让“隐约”多了几分诗意,将大理白族的建筑与当地蜡染刺绣等融入于空间,让客人追溯传统手工艺的精湛美学。在禅意而又贴近闺房香气的清新白族院落,睡于苍山洱海边,且歌且风吟,晨起食初摘松茸,以茶会友,入水成诗。
隐约民宿在成都、大理做得风生水起,却没有在重庆落户。作为重庆人苏哥哥觉得欠重庆一个优雅的民宿。文脉厚实的南山在苏哥哥眼里是重庆文化的腹地,只有站在南山之上,才有底气称自己是深爱山城的“山民”。在苏式幽默中大隐于市的乌托邦诞生:纯白的墙壁如初降凡间般脱俗,一棵香樟树掩映;木椅深入水池,屋顶镜面在阳光下泛着幽光,动静调弦、山水暧昧;屋内一块船木从洱海打捞,送至山城转化为一方桌、一张椅,灵气逼人;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遍布各个角落,是重庆人儿时的江水记忆;一幅幅民国老照片,沟通山城文化和民国文化,链接过去与现在。
“隐约南山,是重庆最干净的风月场所。”苏哥哥如是说。
花前月下南山永远以原始的质朴、深厚的文化照亮整座城,守住城中人。“让优雅的陪都文化不再陌生,要让重庆的80、90后重回南山,让新一轮的上山下乡运动成为当代时尚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徒有情怀成全不了你的诗与远方,以营销的思维让情怀更悠长
很多人做民宿源于情怀,也止于情怀。苏哥哥作为一个广告营销人深知产品和体验的重要性,民宿不仅仅是睡觉的地方,他一直不忘如何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价值和良好的体验。
每个“隐约”的公共区特别大,打造为文艺的咖啡厅、书吧、餐厅。这里请资深的大厨做新鲜美味的食物,最好的咖啡烘焙师做一杯地道的咖啡,全国收罗最好的名茶,做好吃好看的点心。在这里有味觉的极佳体验,去弥补民宿情怀的物质缺陷。
“隐约”的情怀延续是在深厚文化根基与文化附属产品的研发上,“隐约”专门建立了民艺创作中心,将全国各种传统民族手工艺进行再升级、创作,以适应现代审美需求与生活需求,将苗绣、扎染、银器、禅意老料家居、软装饰品等置入到所需要的场景,以求达到一种全新置入生活的商业模式形成,所以你在任何一家“隐约”体验到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售卖,多元化收益是将情怀变现的方式。隐约民宿已经上升到集美食、美景、美宿、人文沙龙、美学体验为一体的民宿4.0时代。
“这个世界除了爱情不确定付出就有回报以外,只要你用心的打磨产品,生产好的文化内容,叠加体验价值,你的情怀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未来的民宿不止睡觉,还有更多的可能。
文 / 张迎庆
dialogue
◆
◆
◇
Xiang
你是怎么从设计师转型做民宿的,请谈谈最初的经历和故事。
Su
我从前做广告、策略工作,就是帮客户通过创意做市场、把商业做成功。其实当广告人的时候是只关心创意而并不关心创意与经济之间的对等关系。后来我开始尝试做一次实业——餐饮柴火鸡,是想验证一下我原来的广告策略是否正确,是否真的能帮客户赚钱。这次试水的柴火鸡从命名、定位,再到产品、运营都非常成功,结果大理“奶奶的柴火鸡”不仅生意非常火爆,很多明星也慕名而来。后来有个机会,成都三圣乡的一家农家乐找我做设计,我大胆创意,在成都打造第一家很有调性的隐约,以文化为核心,以营销人的思维做民宿,用数据说话,投入与收入要达到预期目标。效果还是很好的,开业不久刘嘉玲也前来包场,这也增加了我的信心。之后,隐约民宿品牌探索出了自己的商业逻辑和经营之道。
Xiang
现在全国一股风做民宿,媒体上说:民宿将来会成为“美丽的鬼屋”,多数会死掉,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Su
这种说法有点极端,但也是对我们的警醒。现在民宿是股热潮,大规模泛滥,很不专业很不理性,居然还催生了民宿产业,什么网红民宿培训班,真是鬼扯。无论是农家乐式的民宿还是高端民宿,体验感极差,农家乐式的民宿华文创南山店,看似温柔,宛如一场以情怀为诱饵的打劫,高逼格的民宿,价格贵,失望的体验感却“杀人于无形”,上当一次不可能再有回头。所以,做好产品、做好配套、做好体验、做好价格、做好营销才会有良好的循环。“美丽的鬼屋”有点过于耸人听闻,其实中国的民宿才刚刚开始,中国还没有最著名的活得很好的民宿品牌,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抱着更大的热情,更理性的商业研究,沉下心来打磨产品,把民宿做的更专业、更极致。
Xiang
隐约的成功之道是什么?跟其他民宿最大的区别或者创新在哪里?
Su
其实我们也是刚刚开始,未来还需要很远的路要走。可能我是做广告和营销出生的,对消费者需求,成本控制、商业逻辑非常重视。第一,还是选址,“地段还是地段”,位置非常重要;第二,做好每个民宿产品的文化,深挖本土文化和小资生活的结合,让每个店都独具特色;第三,做好配套产品,美味的餐饮、现磨的咖啡、顶级的好茶,要让每一个环节的体验都极好;第四,做好文创生活用品,比如家具、插花、鲜花、书、挂画、灯饰,这里的一切都可以销售,这里是美学体验生活空间和售卖空间。如果民宿仅仅是住宿,消费频次太低,是绝对亏本的,多元化收益才能让民宿活下来,做好个性,做好特色,做好文化才能让民宿活的更好。
Xiang
你觉得日本民宿和中国的民宿的差别在于哪里?
Su
第一,日本民宿历史很悠久了,他们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模式,做得很美很有特色。而中国处于起步期,我们的专业度还差得很远。第二,还是体制的问题,日本的地属于他们自己,他们没有租金的压力,他们可以一代人一代人慢慢打磨,沉下心来把产品做到极致,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民宿或是咖啡厅,即使每天只有一个客人,他们依旧会把店开着。而中国呢,受租金的压力,经营的压力,不能那么任性为之。在中国做民宿,要么仅仅靠情怀,叫好不叫座,撑不了多久就死了,要么是把它当成赚钱的模式,很浮躁、很泡沫。所以在中国做民宿,一定是商业智慧加上情怀。
Xiang
了解到你爱好书法和写作,能讲讲你这方面的经历吗?
Su
我七八岁学习书法,属于野路子自学,按照自由的感觉去写,或者说是在画字。如果以后有更多的时间,我还是想静下来,专业的学习。我一直很喜欢写作华文创南山店,其实大学之前我并不是喜欢读书写作的人,后来接触到品牌策划,才发现自己遇到瓶颈,再加上我身边有两个爱文学的朋友,受其影响。那四、五年,我疯狂的阅读,不限于类型,看得特别的杂,形成了一种快速的阅读和学习的方法。现在也喜欢写点文字。我的女儿也受我的影响,五岁开始读小说,现在才八岁已经开始写小说,已经写到十七章了。
Xiang
隐约做得这么成功,会开成连锁店吗?未来你的计划是什么?
Su
隐约系列已经营业有三个,隐约系列我计划只做九家,不能做满十,更不想开更多。接下来就是沉下心来打磨产品,其实民宿是个综合性很强的领域,我们的专业很多还是空白,比如园艺,生态水体、材料研究等等。我希望一店一院子,每个院子需要去耕耘,需要去养护,需要时间去生长,院子是慢慢养出来的。我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打造每个店的生态系统、产品系统。当个花农、园艺师、产品经理。
摄影 / 朱家奇
为什么“诗和远方”成为文艺青年的精神意淫?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比起历史知识来,诗更有哲理。”历史知识只述说已发生过的事,而诗总是自我述说可能发生的事,诗的美仿佛是一种不期而遇的邂逅。
中国古代的文人雅集其实就是一种游戏,曲水流觞、吟诗作赋、品茗抚琴、饮酒唱曲,戏在山中、戏在竹林,在山野中与现实产生“间离”效果,是精神上的狂欢节,也是最早的社交活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古代文人雅致生活的最高典范。
太多的民宿被文艺的美学样式所误导,公号里的民宿一个比一个更具有美学风格,这种只讲形不讲魂的肤浅情怀也只有死在无知的路上。苏氏民宿的成功就是为被繁忙塞满的都市人提供了一个“诗和远方”的体验场。在风和日丽的大理,在茂竹修林的成都,在崇山峻岭的南山,“隐约民宿”为文艺青年提供了一个现代雅集的场域,在此只是把古琴换作了轻音乐,品茗换作了咖啡,吟诗变成了聊天,狂欢变成了邂逅。我们在这样的空间里,让紧张的精神完全放逐,让苍白的内心得到文艺的滋养,让疲惫的身心来一次天人合一,“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如果文艺青年愿意天天来此放逐心灵而不是一年来一次放置身体,那你的民宿就成功了。所以,民宿不仅仅是睡的地方,更是现代雅集的体验场、人文美学的售卖场、邂逅朋友的社交地、文雅生活的样板间……
疯子乔布斯说:“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哲学洞察人性,关怀人心。所以,如果不要让情怀死掉,首先你要是一个哲学家、诗人,其次你要是个营销人、产品人,最后你要是一个美学家、生活家。
否则,在文艺的路上,你的浅薄会让你死得很凄美。
每周五
带领大家走进艺术家的工作室,
去领略他们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的
不同创作状态,
完成一次鲜为人知的独特的艺术之旅。
往期回顾
学术支持:
四川美术学院教务处
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处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家驻留计划
总策划: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