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空间介绍 ·丫空间(www.yaspace.cn),全国性活动内容平台,涉及展览展示、会议、庆祝活动、团建拓展、私人活动、竞技赛事、拍摄等各类活动图文、短视频内容的记录、传播。 ·用户通过丫空间可以浏览、筛选各类活动内容、活动商家、活动资源;商家通过丫空间可以发布、分享场地或业务信息、活动图文、短视频等活动内容进行市场营销。 ,丫空间已汇聚特色场地,虚拟空间,秀场/发布中心:艺术/展览馆,演出场馆。会所/俱乐部,公寓别墅/美趴,商场/步行街,酒店/度假村,影棚/演播厅,体育场馆,户外/广场。婚礼/宴会场地 会议中心,会展中心、剧场/剧院,众创空间/路演,会议室/培训厅,咖啡/书店、酒吧/餐厅、游船/游艇等全国各类场地资源。
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构建党建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工作新格局,服务地方主导产业创新发展,6月10日,我校与天长市高新产业党组织开展“产业链、创新链”结对共建活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桂林,滁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成东,天长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明,天长市科技局相关负责同志、“产业链、创新链”党组织代表及相关企业代表,校科研处、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机电学院、化工学院相关负责人,相关院系党支部代表等出席本次活动。
现场,科研处处长诸立新致欢迎辞。李晓明颁发了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天长分中心“2022年度绩效考核优秀”荣誉证书太平洋机电产业创新中心,他表示,2022年度天长分中心综合评分位列高校院所驻天长分支机构第一,是全市上下对其工作的充分肯定。希望天长分中心再接再励,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天长市引入更多创新资源;希望校地常来常往,打造“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阅题”的合作闭环,助力天长市产业进一步发展;更希望校地携手创新,绘制融合发展“同心圆”,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成果转化新路径、人才服务新机制,推进“双链”融合取得更大成效。
周成东在活动中指出,本次党组织“产业链、创新链”结对共建活动是校地合作的创新模式,希望校地双方以此为开端,围绕经济抓党建、围绕党建促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校地协同、紧密互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希望高校教师要紧密围绕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让研究成果体现出经济价值;地方科技部门要充分用好滁州学院“家门口”专家资源,优化服务模式、大力支持校企持续开展并深化产学研合作,带动企业研发投入,增强企业竞争硬实力,助力产业转型发展;希望双方合作以推动滁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让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发挥出杠杆作用,塑造典型、树立标杆、再上台阶。
陈桂林向滁州市、天长市对我校发展长久以来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是贯彻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总要求的具体行动,标志着我校与天长市合作由“点对点”为企业服务升级到“双链”融合助力产业链发展的新局面。他要求相关部门及院系要深入调研实践,真真切切地了解企业,以经济市场为风向标挖掘企业核心创新需求;要以问题为导向,面向产业链上下游系统性制定研发计划,集聚力量攻关产业共性技术,使得合作短期为企业见效,长期让产业获益;要创新科技服务与合作的组织模式,跨学科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工作“小组制、分工制、驻点制”,有机凝聚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力量,面向产业链共建各类研发平台。陈桂林强调,滁州学院要有组织、有机制、接地气地服务滁州,以市场化、效益化为导向不断创新机制、多元化开展成果转化,积极助力滁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活动中,我校与天长市企业举行了产学研项目签约仪式太平洋机电产业创新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爱龙教授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天长市“产业链、创新链”党组织代表、企业代表与相关院系党支部进行了深入交流,实地参观了机器人技术综合实验室、安徽省热敏性物料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通讯员:刘菲;审核:李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