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空间介绍 ·丫空间(www.yaspace.cn),全国性活动内容平台,涉及展览展示、会议、庆祝活动、团建拓展、私人活动、竞技赛事、拍摄等各类活动图文、短视频内容的记录、传播。 ·用户通过丫空间可以浏览、筛选各类活动内容、活动商家、活动资源;商家通过丫空间可以发布、分享场地或业务信息、活动图文、短视频等活动内容进行市场营销。 ,丫空间已汇聚特色场地,虚拟空间,秀场/发布中心:艺术/展览馆,演出场馆。会所/俱乐部,公寓别墅/美趴,商场/步行街,酒店/度假村,影棚/演播厅,体育场馆,户外/广场。婚礼/宴会场地 会议中心,会展中心、剧场/剧院,众创空间/路演,会议室/培训厅,咖啡/书店、酒吧/餐厅、游船/游艇等全国各类场地资源。
"心语心悦"
辅导员工作室周年回顾
2018.10.30“敞开心扉,拥抱青春”人文学院第五届心理主题班会评比活动开展,1000余名学生参加
2018.10.12“知心时刻”心理约谈栏目发布第1期咨询
2019.05.24“坚韧之美,你我同行”人文学院第六届心理主题班会评比活动开展,1000余名学生参加
2018.11.20“微话心声”栏目首期发布原创心理推文
2019.09.26“阳光心态,健康成长”心理讲座顺利进行,390名学生参加
2019.06.25人文学院心理健康节顺利落幕,1500余名学生参加
2019.11.09新生心理委员团体辅导技能培训顺利举行
2019.10.31“心手相牵,青春溢彩”人文学院第七届心理主题班会评比活动开展,1000余名学生参加
2020.02.12整理编写“疫时心理防护手册”,面向全院学生发布
2019.11.20 “心聆话坊”栏目开设第一期公开课:“我想找个地方躲起来--社交焦虑”,259名学生参加
2020.04.27“知心时刻”心理约谈栏目开展第85期咨询
“心语心悦”辅导员工作室以播撒“心语”种子,收获“心悦”果实为寓意。“心语”即用语言、行动、事实沟通对话,“心悦”为悦己、悦人,收获自我成长,懂得悦纳别人,健全人格,全面发展。
工作室于2018年下半年试运行,2019年初获批成立校级辅导员工作室。一直以来,我们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原则,以心理育人为落脚点,整合学院专业师资队伍,聘请人文学院沈贵鹏教授、肖凌燕副教授为专家督导,学院副书记牵头,心理辅导员、二级心理咨询师为负责人,学院学工组辅导员共同参与,致力于打造一方温馨舒适的心灵港湾。
一、工作室3H建设目标
Healthy:关爱心灵成长,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
Happy: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增强自我效能感,健全人格;
High:发挥心理资源内生力,坚持价值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室“四育心”建设举措
01
“解·心忧”咨询解惑
我觉得一对一有针对性的师生问答模式很值得推广。不仅能精确“对症下药”,而且私密性很强。一方小室,师生两人,畅所欲言,无所顾忌。这才是像我一样深处困境的学生所真正需要的心灵教诲和思想教育,这也是一个教师育人培才的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方式。和老师一个小时“掏心掏肺”的约谈,让我获益匪浅。
——知心时刻来访者
工作室以拉近师生关系,倾听与解决学生发展成长困扰为目标,开设“知心时刻”专属咨询栏目,提供学习适应、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等不同主题的咨询服务,辅导员周三、周五定点值班,任何有需要的学生都可以拥有30-50分钟的专属时间和专业的老师在安全、舒适、温馨的“阳光驿站”咨询室里进行深入探索与交流。栏目开设至今,帮助众多学生解决了发展性困扰,也收获越来越多的肯定。
阳光驿站
多功能活动室
02
“话·心声”成长交流
从刚刚加入工作室时什么都不懂的小白走到今天心语工作室,好像还能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写文稿时因为摸不准文稿的思路而愁眉苦脸,第一次排版时因为用不顺手排版工具而手忙脚乱。一路跌跌撞撞地走来,落箨成竹,感恩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感恩热情善良的学姐们,感恩温柔耐心的老师。
——心语心悦工作室谢闰涵
“微语人文--心语心悦专栏”:“微语人文”微信公众号开设“心语心悦”专栏,从学生视角出发心语工作室,每周分享点滴温暖的心理美文、推送新奇有趣的心理活动以及励志动人的成长心得。在潜移默化中普及了心理知识,提升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拜托啦--树洞”匿名倾听平台:“拜托啦--树洞”匿名倾听平台开通悄悄话功能,给学生提供合理的情绪宣泄渠道,及时疏通学生心理郁结,帮助学生找到一定的人际支持。平台空间动态每周更新心理美文、发布心理讨论话题,学生也可以匿名向树洞倾诉烦恼和忧愁,“树洞君”会进行耐心地倾听和陪伴。
03
“行·心动”知行合一
“总有些惊奇的际遇,比方说当我遇见你。”我和心语心悦就是这样的吧。初识、了解、融入、热爱,一步步都是它带给我的时光痕迹。不仅成为了参与者,也有幸承担起了组织者的责任,我看着它发展壮大、备受好评,它见证我从青涩稚嫩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祝心语心悦一岁生日快乐,祝“我们”相识一周年快乐。未来,相信它会更加成熟更加温暖,为你讲述心语心声。
——心语心悦工作室张苗
“心聆话坊”公开课:聚焦线下成长交流,根据塞利格曼PERMA理论,设计积极心理品质提升计划。在领悟模块开设“心聆话坊”公开课,在项目的设置以及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面向全院学生征集课程主题,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兴趣开设讲座、沙龙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收获感。
积极心理品质训练营: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开展主题训练,例如:领导力结构式团体辅导、团队精神素质拓展、学习思维塑造等,促进学生把所学融入各类校园活动,提升实践运用能力。
04
“研·心理”理论研讨
我起初只是抱着对心理学的好奇加入工作室,后来发现在工作的过程中,当我们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学知识普及出去的时候,不仅能帮助到那些有困扰的同学,自己也会因此收获许多新知。希望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同学,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温暖!
——心语心悦工作室赵佳瑶
工作室成员积极开展心理课题研究,加强实践调研能力,提升科学研判精神,用扎实的理论研究,推动第二课堂反哺第一课堂,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程,融入思政教育,融入学生发展。
三、工作室建设成果
1
组建2支工作队伍
整合学院专业教师资源,聘请专家督导,开展专业培训,组建专业度高,工作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成立“心理健康部”学生组织,培育了优秀学生团队。
2
建立1个咨询场所
设置“阳光驿站”咨询室,营造舒适、温馨、安全的咨询环境。
3
打造2个工作平台
开设“微语人文公众号--心语心悦专栏”、“拜托啦--树洞”匿名倾听平台。“知心时刻”辅导员面对面栏目累计开展85期。“微话心声”栏目推送46篇心理文章。“拜托啦树洞”累计点击量达1.7万余人次。“心聆话坊”心理公开课开班。
4
承办2场学校级心理赛事
组织学校第七届、第八届心理剧大赛,选拔多位学生参与苏南片区心理微信大赛、心理知识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5
开展多项学院级特色活动
开展人文学院第六届、第七届心理主题班会评比,全院1000多名学生参加。组织策划世界微笑日、“致未来一封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了学生自我觉察、观察学习、人际交往等多项能力。
6
主持4项校级以上课题
工作室成员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思政专项2项,校级课题2项。
7
学生反响普遍较好
学生参与度和参与热情较高,他们发自内心地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是真正的心灵教育与思想教育,是他们迫切需要的,是值得推广的。
四、工作室未来预期
1---打造理论研究平台
完成在研课题,发表3-4篇高质量心理主题论文。开展生涯规划课研讨,制作心理专题课件。
2---汇编系列心育书册
整理咨询、新媒体平台收集的各类工作经验,汇编工作典型案例以及应对策略。
3---凝练特色鲜明品牌
立足心理育人,提升积极心理品质,凝练工作品牌,打造具有人文特色的心理育人工作模式。
4---扩大育人影响圈子
提升工作室团队专业化能力,形成影响较广,传播较远,效果较好的思政育人体系。
心理学家萨提亚曾经说过:我相信,别人能给我最好的礼物,就是看见我,聆听我,了解我和触动我的内心。
“心语心悦”工作室能给学生的最好礼物就是看见他们成长,聆听他们心声,了解他们困惑,触动他们内心。
愿我们的陪伴与支持能拂去悲伤与不安,带来坚定、平和与希望。
校园时光匆匆,但愿温暖一直相伴。
精彩回顾
3.
4.
5.
投稿邮箱:
(欢迎投稿和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