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空间介绍 ·丫空间(www.yaspace.cn),全国性活动内容平台,涉及展览展示、会议、庆祝活动、团建拓展、私人活动、竞技赛事、拍摄等各类活动图文、短视频内容的记录、传播。 ·用户通过丫空间可以浏览、筛选各类活动内容、活动商家、活动资源;商家通过丫空间可以发布、分享场地或业务信息、活动图文、短视频等活动内容进行市场营销。 ,丫空间已汇聚特色场地,虚拟空间,秀场/发布中心:艺术/展览馆,演出场馆。会所/俱乐部,公寓别墅/美趴,商场/步行街,酒店/度假村,影棚/演播厅,体育场馆,户外/广场。婚礼/宴会场地 会议中心,会展中心、剧场/剧院,众创空间/路演,会议室/培训厅,咖啡/书店、酒吧/餐厅、游船/游艇等全国各类场地资源。
上海是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更新的先行者与开拓者,十余年的探索,让上海成为领先全国的文创之地,也逐渐步入文创开发的攻坚期。
位于长江路258号的中成智谷创意产业园,以历经半个世纪风云的中成仓库冠名,取意智谷,泉出通川为谷,智谷,祈盼汇聚众智,万象丰收。
现如今,这里一栋栋充满怀旧气息的红砖场坊,都蜕变成灵动而多变的创意空间。如何将一座冰冷、生硬的工业旧场坊完美变身为会呼吸、会生长、低密度的生态型绿色家园?
或许,在北上海,在远离市区的郊外,中成智谷创意产业园已经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答案。
1
工业遗存华丽蜕变
“空间解构”中实现“有机重构”
中成智谷创意产业园前身是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公司的旧仓库,用于存储援助亚非拉国家的重要物资中成智谷,红色砖墙和高高拱起的圆顶见证了中国对外经济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随着国家对外援助政策变化和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曾经繁荣的仓库逐渐走向衰落,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转型成为必然趋势。
2013年1月,经过政企多轮谈判磋商,“中成智谷”诞生。
上海文创园区可以说是在对工业遗存保护利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保护利用,就是对工业遗存的有效梳理,遵循“原真性、可识别、可逆性和安全性”的原则,使工业遗存有机再生。中成智谷的改造也遵循了这一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创新式跨越发展。
独一无二的建筑理念,融汇于大气磅礴的历史建筑,非凡脱俗的想象力,渗透于精雕细琢的空间细节。精致的宁静与灵动的巧思在这里完美邂逅,成就了中成智谷罕有的能与其匹敌的风尚韵味。在时尚与传承之间流转辉映,也成就了中成智谷在建筑空间表现上最大的特色。
为了在“空间解构”中实现“有机重构”,且充分发挥城市功能方面的作用,中成智谷不仅完整保留了旧建筑,同时也予以了创新式的利用,比如通过解构的方式,将现有体量较大的建筑分解成体量较小的相对独立的建筑,形成具有工业文化特质的新感觉。
中成智谷像切法式长棍一样,将一个跨度大、层高高的仓库,切割成一幢幢小独栋,每幢在1000-2000平米之间不等。就这样,仓库一共形成了九栋独栋建筑,每栋共分四层,都拥有自己专属的楼梯和电梯。每个单元还配置独立的花园和露台,作为室内空间的延伸与升华,在紧张繁忙的办公时光,亦能享受从容与自在。
中成智谷园区内还保留了一段中国最早的铁轨——淞沪铁轨。淞沪铁路1876年正式通车时,由于此前中国从来没有过铁路,铁轨两旁观众“立如堵墙”。淞沪铁路对于上海乃至于对近现代的中国,都是一个历史兴衰的见证者。中成智谷对如何更好地保留这段铁轨,并让其在今天也能够发挥独特价值动足了脑筋。
在铁轨穿梭园区的不同节点上,中成智谷都精心布置了不同的“火车”作为标记。循环再利用的绿皮火车,稳稳地停靠在园区步道旁的一段淞沪铁轨上。狭小的车厢空间,虽略显局促但秩序井然。在绿皮火车餐厅内的用餐体验,新鲜而有趣。原先沿淞沪铁轨的一段杂草丛生的菜地,在经过刨耕、翻新和整理后,种植起了各类蔬菜绿植,挖起了鱼塘、搭起了木栈桥、修起了田间小径,变身为对孩子们进行自然教育、让孩子们感受生命体验的最佳实践基地“火车菜园”。
2
“三创产业”“四区融合”
重点打造中成原创家平台及生态
中成智谷不仅处理好了历史与现代的连接,更关注到了工业与后工业时代的转换。
园区发展特征从最初的以“文化创意产业要素集聚”,演变为以“文化创意产业要素融合渗透”,再上升到如今“以文化创意产业要素辐射联动”,通过聚焦“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大众创业”等“三创产业”,开创园区、街区、景区、社区“四区融合”的发展新模式,以全新的办公与生活方式体验、出色的管理服务能力呈现出形式多样的、人人共享的开放城市空间,形成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人才密集型、文化密集型的文创生态产业结构,成为用产业激活老工业区转型升级、用创新理念点亮城市更新的新实践。
面对园区内的企业,中成智谷不满足于做简单的“二房东”,在中成智谷的运营方看来,文创园区的价值在于平台经济。
运营方表示,园区正重点打造中成原创家平台,平台以“集聚+展览+体验+零售+设计+推广+收藏”的模式为亮点,旨在为中国原创家居企业创造一个具备强大储能的共享生态。为了配合该平台的发展,中成智谷从企业需求出发,为企业提供多元增值服务。比如,依托园区入驻企业,中成智谷以“短视频+直播新经济”为业务核心进行资源整合,汇聚直播电商、网红经纪、网红培训、互联网+新零售等新兴业态,从而构建起囊括内容生产、IP商业化增值、营销策划等在内的全渠道经营服务生态。
8年前,杨熙黎与朱晖创立了原创家居品牌ziinlife吱音,10人不到的团队,挤在一处100平米兼具展厅功能的办公室里,空间虽然不大,但与用户的关系特别紧密,设计的状态与用户的体验紧密相连,“那种感觉特别微妙”。8年后,杨熙黎与朱晖希望找回最初那种微妙的感受,便带着将近50人的团队来到中成原创家,重新打造了一处直接联结用户体验的展厅+办公空间。这座全新的上海吱音生活艺术馆通过设立在街边的ziincafe咖啡厅创造一条日常引入的动线,设计团队可以从二楼办公空间直接观察在咖啡馆内体验吱音产品的用户状态;穿过咖啡馆,动线将用户指引到拥有五米挑高以及巨型落地窗景的ziin gallery。
在这里,经典的家具设计以单品的形式出现,帮助用户更加沉浸在设计本身,感受每一件家具的细节;深入空间内部,ziinlife场景展示区、ziia场景展示区以及ziinlike主题展示区用更为生活化的展示方式为用户呈现吱音多年来的产品成果,向大众传递吱音的设计理念。这里为吱音团队提供了更加安静创作的氛围,又不至于担心没有人气,每当看到周边居民来而往之,更直观地听取大家对家具使用的感受,感觉又回到最初创业的时刻,设计拉近了他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这也是他坚守至今的原因。
微盟也是较有代表性的入驻企业之一。微盟成立于2013年4月,现有全球代理商超过1225家,入驻商户突破160万家。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微盟已由最初的微信开发服务商发展成为一家集软件开发、电商平台、广告营销、金融服务、资本投资、大数据平台为一体的公司。
据介绍,目前中成智谷已经吸引了近90家“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美学生活”的优质企业竞相入驻,近6000名平均年龄25-28岁的白领在此办公、生活。
3
打破封闭式发展模式
实现城市社会机能的再生
产城融合旨在促进产业与城市的相互融合,功能结构都围绕人的需求展开,交通立体便捷、配套多元完善、空间互联互通。产城融合是城市发展的规律。
中成智谷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机结合,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白天,这里是安静的办公场所,傍晚就成为了周边居民的后花园。这样一处曾经的仓储空间,变身成别具一格又极具工业时代气息的共享空间,让旧场坊更加时尚、多元、有活力。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打破封闭式发展模式呢?
中成智谷表示,园区的发展从来不是一成不变和一蹴而就的。首先,园区内的淞沪铁路、美术馆、秀场、展厅等精神文化场所不一而足,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了大家的体验感,也大大提高了园区的文化品味。其次,四季各异的景致,疏密有致的布局、交相辉映的新旧建筑、随意点缀的连廊,毛石铺就的人行步道,造就了园区优美的环境生态。最后,园区形成的良好的自我循环系统,使人们足不出园就可以解决工作、生活、休闲、运动、购物等诸多需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城融合的公共社区。
中成智谷努力在做的,是创造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快节奏日常里精神与文化场所的补缺和慢生活体验,一种在物质极大丰富、科技高度发达背后精神的依托和慰藉。
推荐关注
探究产业园区REITs与存量商业改造的城市更新之道研学4月21-23日上海站
在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下,城市建设也开始由增量扩张进入存量优化的新阶段。城市中被废弃的、利用率不高的空间成为更新改造的首要目标。上海也以更包容、多元的方式在切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这一次我们走进上海的大街小巷,从点到面,全面探索城市更新如何重构城市格局,焕发新的活力。
围绕产业园区创新,老旧工业遗址改造、陈旧商业爆改项目“投资测算、产业园区REITs、定位规划、设计改造、运营提升”等关键环节。详解城市更新项目的操盘方法和运营模式。共同探讨如何提升老旧物业资产价值,缔造城市新活力。
何增强老师是国内最早推动文创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也是中国最早从事文创园区的开发者和运作者之一。自2006年起,十余年间先后完成了1933老场坊、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幸福码头、老洋行1913、中成智谷等近十个园区的开发与改造。先后参与制定《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上海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与上海市政府合作)、《香港与长三角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策略》(与香港政府合作)、《2006年上海创意发展市场调研报告》(与荷兰政府合作)等。
课程大纲:
存量时代/产业地产时代特质
行业痛点及未来趋势
解开产业社区的几把金钥匙
孟老师曾任职万科集团、上海临港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等行业标杆甲乙方单位;15年产业园区、文旅小镇、城市更新等多家标杆项目实操经历,近300平方公里的开发经历使孟老师在产业开发领域有很深的个人心得与丰富的独到见解。具体操盘部分项目如下:上海临港蓝湾小镇整体开发、上海金山通用航空产业园、工业算法云脑(昆山)产业园、盐城市高新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湖北省大悟县体育文旅小镇、武汉光谷科技新城、武汉泛金融港金融集聚区、西宁卫城空间发展行动纲领、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武汉长丰RBD 、盐城市三湾人家、哈尔滨三家湾新城、武汉东湖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上海长兴岛马家港、上海医药集团生物医药产业园、甘肃省河西堡镇文化休憩园广场、西安城市中轴线未央路城市设计等。
课程大纲:
产业园公募REITs全解析
产业园区reits模式前景分析
狭义背景下城市更新的定义及投资范畴
城市更新领域主要商业模式及代表案例
不同商业模式下投资评估体系及退出策略
城市更新项目融资模式的探索
几种典型商业模式项下风险雷区及防范
01
上海 上生.新所
上海的上生·新所是一处具有丰富的历史地理空间和文化层级的城市更新样本
上海的上生·新所是一处具有丰富的历史地理空间和文化层级的城市更新样本,位于延安西路1262号,内有孙科别墅、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海军俱乐部、泳池以及多栋工业建筑。2016年8月底,上海万科进驻上生所,通过历史风貌保护、功能更新改造提升地块品质,力图打造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活力新街区,并将其命名为“上生·新所”。项目通过城市更新转型,原来的教育科研用地调整为商业、办公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项目开始便提出“空间”、“文化”和“内容”三个维度的再生策略。在空间形态上,尊重和传承上生·新所独有的建筑遗产,提升空间影响力并焕发建筑的新生;同时,万科在文化形态上,着力提升新华路文化街区的影响力,试图重新构建新海派文化的生活圈秩序;在运营上,上生·新所致力于打造长宁区示范性国际文化艺术街区 ,通过混合型的社区的实现,对场所的内容进行再造。
案例学习点
遵循“留、改、拆”的城市更新理念,将封闭的科研工业园区转型为复合的开放式城市公共空间
突破传统产业园区的单一性,多元共享共生,聚焦2-3个产业,打造产业链生态系统
引入多种业态,招商运营前置,一切以经营为导向
02
上海 中成智谷
产成融合典范、运营最成功的老厂房改造项目
中成智谷前身是创立于1959年新中国最早的成套设备进出口(上海储运)分公司旧仓库,以产业转型和城市更新为发展理念,突破传统文创园区的局限,开创“产业园区、人文街区、生态景区、开放社区”四区融合模式。园区已举办上百场品牌发布、网游发布、论坛赛事、生活方式、演艺走秀等活动,中国电子竞技行业的顶级战队的总部—OMG电子竞技俱乐部落户园区以来,成功实现给具有国际影响的电竞品牌赛事搭台,推动电竞产业与上海体育产业发展。实现了科创产业与体育产业的结合,从而带动引领园区产业经济发展。
案例学习点
通过对老旧厂房进行文化创新改造,保留工业遗迹,引入现代元素等方式,使老工业基地
重新焕发了青春,充满了后现代的工业文化气息
产成融合与运营模式
03
上海武夷∣MIX320
城市街区改造,集时尚潮流和日常烟火气于一体的目的地型商业空间
“武夷∣MIX320”项目是长宁区武夷路城市更新的重点项目,它位于武夷路304号和320弄。其中,武夷路304号曾为上海第一泵厂,泵厂停业后厂房被改建为美加乐菜场,武夷路320弄原为江苏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这两处都在2019年初纳入城市更新范畴。
在消费不旺的当下,与不少商业关闭歇业、冷冷清清相比,这里依然满租无空铺。作为旧改项目,在保留原有民生功能的基础上,通过选择与园区调性一致、具有精致化、个性化、潮流化等特点的品牌,打造符合时代潮流的街区,给年轻人带来时尚社交空间的同时,也让周围的中老年居民们体会到新时代的城市生活,让人与商业共同成为城市更新的构建者与体验者。
案例学习点
旧厂房改造以 “融合之地、潮乐坐标”为定位,形成一个集时尚潮流和日常烟火气于一体的商业空间
首店集群、抱团经营的优势
独特的户外外摆经营创新模式
04
上海 TX淮海
小体量商业旧改项目,创新运营令年轻客群持续到访
TX淮海|年轻力中心作为中国首个创新体验零售与沉浸艺术融合的智能空间,由司徒文聪操盘,共占地27000㎡,整整6层楼,每层楼都拥有着独特的社群文化,是一个聚集了当代艺术、潮流、美食、社交的巨大空间。商场总体分为三种展览空间,分别是公共空间、商业零售空间和主题空间,以“DIGITAL数字化、OASIS可持续、URBAN都市、X(COLLABORATION)跨界”为城市永续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也是TX淮海倡导的生活方式。
案例学习点
小体量商业旧改,通过人、货、场、文、物构建策展型商业地产的空间运营
内容场景运营创新,令年轻客群持续到访
05
上海 长阳创谷
上海人工智能示范区,闲置厂房到世界级创谷
长阳创谷位于上海市长阳路1687号的Campus科技创新社区。其前身为日商建于1920年的东华纱厂,1952年改为纺织机械厂,2000年前后停产关闭,常年闲置。项目占地11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分四期建设。现如今长阳创谷飞跃蜕变,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带动创业就业2.5万人,有机更新的理念成为长阳创谷规划建设的核心。目前区域内集聚了十所高等院校,集聚了近300家创新企业中成智谷,包括4家AI独角兽总部或区域总部,吸引了斯坦福、哥伦比亚、清华等全球知名高校的创业者,入驻了流利说、伦琴医疗、爱驰汽车、赢彻科技、智能云科等一批双创领军企业和一些知名企业创新业务板块。在后疫情时代,长阳创谷启动“Health Campus”的创新发展理念。
案例学习点
如何做到小去化率更快 、租金更高 、入住企业品质更好 、影响力更大
06
上海 恒基.旭辉天地
以"商办同圈"运营升级引领城市生活新方向
魔都黄金商圈的恒基•旭辉天地就顶着多重“光环”、“标签”盛大开业,一个非传统外观的购物中心,既区别于常见的全封闭的盒子型商业空间,也区别于常见的露天式街区型商业,融合了街道、庭院、屋顶等元素的体现在地生活风情的空间,凭借独树一帜和极具辨识度的外观成为今年业内的特色项目之一。以“艺术、玩趣、人文”为核心基调,容纳生活、社交、分享、创造等多重场景,定位“新天地气质人文商业地标”,集多元未来办公、潮奢商业与城市公共空间于一体,展现了全天候消费模式,诠释新兴高端生活消费方式体验。
作为2021年上海中心城区核心区域首个开业的商业项目,恒基•旭辉天地将以上海城市艺术地标新名片,进一步提升新天地商圈影响力,重塑黄浦区商业新格局。
案例学习点
“商办同圈”新概念,独特的商业占比分配
商业场景多元化,首店经济引领新兴消费体验
多维度激发商业创新活力方式方法
如何抓住消费者对商业空间需求,以及应对方案
A
本次游学课程价值
B
适应群体
C
报名咨询
行程安排
END
博志成泛地产学院往期课程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