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空间介绍 ·丫空间(www.yaspace.cn),全国性活动内容平台,涉及展览展示、会议、庆祝活动、团建拓展、私人活动、竞技赛事、拍摄等各类活动图文、短视频内容的记录、传播。 ·用户通过丫空间可以浏览、筛选各类活动内容、活动商家、活动资源;商家通过丫空间可以发布、分享场地或业务信息、活动图文、短视频等活动内容进行市场营销。 ,丫空间已汇聚特色场地,虚拟空间,秀场/发布中心:艺术/展览馆,演出场馆。会所/俱乐部,公寓别墅/美趴,商场/步行街,酒店/度假村,影棚/演播厅,体育场馆,户外/广场。婚礼/宴会场地 会议中心,会展中心、剧场/剧院,众创空间/路演,会议室/培训厅,咖啡/书店、酒吧/餐厅、游船/游艇等全国各类场地资源。
“黄浦区现有各类红色革命旧址遗址及设施146处,居上海市第一。在这些点位中,有一条并不起眼叫作‘渔阳里’的石库门弄堂,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史上,她的地位却举足轻重。”
5月13日,上海市黄浦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淮海中路街道人大工委联合举办“百年峥嵘、知史笃行、初心不改、履职为民”人大代表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宣讲活动锦江渔阳里广场,5位来自淮海中路街道的黄浦区人大代表,从不同角度讲述党史故事、人大故事。
区人大代表、区文保所所长王娟为大家讲述了“渔阳里”改造的故事。
坐落在新渔阳里的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是全国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个纪念馆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空间狭小逼仄、缺乏现代展陈及仪式场地、紧邻民居安全隐患大等。2018年底,在团市委和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纪念馆改陈项目正式启动。原本开馆定在2019年8月底青年团成立纪念日,为了向百年“五四”献礼,项目组将竣工日期提前了100天。
随着项目的推进,意外不断地发生:一个原本就在与时间赛跑的项目最后演变成了必须同步完成的三个项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19年,王娟正是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馆长,亲眼见证了纪念馆的华丽变身。她从一堵围墙开始说起。王娟放出一张改造前的照片。从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紧邻纪念馆的是一个大型商场和配套的停车场。一墙之隔的是五光十色的广告牌,有些广告牌娱乐性过强,与红色弄堂的氛围似乎总有些格格不入。这也是多年与商场交涉未果的老大难问题。那么,有没有可能借纪念馆改陈与“五四”百年的契机再争取一下?
2019年初,商场方启动了整体改造项目。纪念馆提出联合改造围墙的想法,市区领导与商场的主管单位锦江集团进行了协商。
“没想到一拍即合,集团不仅同意悉数让出长达60米的广告位,还留出一定的参观空间,其余部分则延续原有停车场功能。”王娟说,集团总部非常敏锐地预感到红色广场即将带来的人流效应,果断调整了正对围墙的建筑外立面设计,由原来半开放式改为全部通透的艺术效果,形成新老建筑之间互为景观、互为对话的交融空间。“应该说,这样的结果大大超过我们的预期。”
渔阳里广场建成后,成了时尚淮海路上唯一的红色广场。通过团史浮雕长卷,渔阳里标志性门头,形成了红色与商业、历史与现代的穿越感,广场成为“国旗下成长”、成人仪式、主题团日等品牌活动的主会场,更成了不落幕的展厅,成为几乎所有到馆内参观的团队和个人必到的打卡留影之地。没多久,集团总部再一次调整方案,放弃原定停车场功能,将整个广场无偿提供给纪念馆作为公益活动使用。
第二个项目也和纪念馆的老大难问题有关。
纪念馆位于1917年建造的石库门弄堂内,已有百年历史。与80户居民比邻而居,观众出入口与对面民居间距仅2.8米,相伴近20年,每年十几万大客流锦江渔阳里广场,从客观上讲,影响了居民生活,所以邻里问题一直是纪念馆绕不过的日常。
“大家可能难以想象,这些居住在石库门建筑里的居民家中,很多是没有卫生设备的。”王娟说,他们借改陈之机,也向有关部门大声呼吁改善渔阳里居民的居住环境。
很快,由区房管部门和街道牵头,开展了改陈外的第二个项目——弄堂微更新。包括厨卫改造、弄内架空线的落地、空调、室外水池、衣架、花架等生活设施的统一美化及老化电线电表等安全隐患的排查,工程不大,但居住条件和弄堂环境,却改观不少。
“居民协调工作是艰辛的,工期是高度紧张的,甚至最‘热闹’的时候,馆内外同时有7支施工队伍在作业,还要兼顾居民日常休息时间的噪音粉尘等,施工难度可想而知。”王娟说,弄堂改造后,虽然参观游客更多了,但居民对纪念馆的意见变少了,甚至常常义务担当馆外讲解员。(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