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界定ideaPod?一直以来,ideaPod在做什么?也许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ideaPod,或许每一个人心里都是有一个回答。那么,ideaPod究竟是什么?大家明确提出的「第四空间」又是做什么的呢?这里将从上海文化空间核心理念和企业愿景逐渐给你解开大家的回答。
但出自于成本费、意识等各种原因,中国的工作环境大多数并不理想化。大家一面艳羡着Google、airbnb的公司办公室,一面低头于格子间与白墙面,在枯燥的工作中空间中耗费生命,这时候上海文化空间的存在显得非常有必要。
空间和人是相互影响的。如同海明威常说,在巴黎定居过的气场会追随人一生。大到城市,小到我的家、公司办公室,人长期侵润在这其中,大家打造出了这种空间,空间的气氛也会相反滋养、融进大家的气场。自然环境对大家有非常大的影响。大家界定着空间,也被空间界定。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雷·奥尔登堡(RayOldenburg)从城市及社会发展科学研究视角,明确提出了「第三空间」的定义。他将定居的地区称作「第一空间」,工作中的地区称之为「第二空间」,而「第三空间」则是定居和工作中地址之外的非正规的公共性集聚场地。由此感受,大家胆大的将ideaPod打造出的空间界定为「第四空间」。「第四空间」是一个集工作中、日常生活、社交媒体于一体的复合性空间。ideaPod作为一个上海文化空间,不光可以给你一场创作的空间,还可以作为展览的绝佳地点。
「第四空间」的企业愿景,是在节奏快的城市生活下,开拓一处「CityResort」。这里是坐落于城市中的一片绿州,在熙熙攘攘的混凝土山林中,为现代人出示一个内心的心灵的港湾。这儿有一整块300平方米的植物墙,四季维持嫩绿、生机勃勃、新鲜空气;空间中的装饰设计随处独特,例如在会议厅中应用丰富多彩且有质感的意大利知名品牌Foscarini的照明灯具,让大家有一种轻松且温馨的感受。艺术大师们的美术作品、摄影图片日常在这里展览,美国著名摄影师Alexprayer的水彩画正品长期在空间内展现,零零后小画家也完成了在上海外滩TheBundHouse设立艺术展的愿望。这个上海文化空间还有1984年的施坦威钢琴,时刻等候被别人奏出。
人到在其中很有可能会产生的各种各样情景都需要被预想到,在这儿,你所听见的、见到的、触碰到的,都历经精心策划,用最「润物无声」的方法,给人自得的体会。十分有幸,有愈来愈多的人赶到这儿,留到这儿,变成大家的小伙伴。
点击查看场地详情:ideaPod - The Bund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