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丫空间热词 > 上海灰仓艺术中心 | 三个储灰罐营造的流动展览空间

上海灰仓艺术中心 | 三个储灰罐营造的流动展览空间

2023-03-20 20:26:55 发表
灰仓艺术中心长长的烟囱成为船舶进入上海港标志。河岸鹤嘴吊、输煤栈桥、输送带、清水池、湿灰罐、干灰罐等作业设备具有特殊的空间规模和形式,在杨浦滨江连接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电厂段最东端的港口,原段最东端的港口被改造成灰仓艺术中心。因为作用的不确定,经历过多次修改,最终决定修建一个具有较强开放式和灵活性的艺术展览空间。

灰仓艺术中心.JPG

添加这两块直线构造的景观平台,营造了清楚的几何感规模,横着延伸的平台和仓体之间的连廊形成了富有律动空间,也和库房自身的圆柱型规模形成对比。设计师选择了朦胧界面的解决方案,改造了15米高的封闭灰仓。
巨大的多吨仓储建筑具备引人注意外观,从滨江区的许多部位都能看到。改造后的建筑一改从前的封闭呆板,变成了具有较高可达性和透光性的城市店面。

改造后的建筑保存了灰色混凝土的建筑外立面,仓体构造裸露在外,使灰仓艺术中心与浦江港口周边的工业设备产生和谐的一体,为精美的城市环境带来一抹粗狂的亮色。

10301A51-5058-429A-99D5-F3D9FC13EEB8.jpeg

灰仓艺术中心整个空间的应用方式被想像变成一组彻底公共的漫游途径,从底部的混凝土框架一直缠绕至灰仓顶端。围绕灰仓的螺旋楼梯能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还在欣赏建筑总体;在室内和户外穿行漫步,欣赏临江风光。
在产生这样一片漫游的海洋之后,用一种类似的海洋plug-in(插入城市)将6个多用途空间与一组折跑楼梯一起插入。然而,在艺术介入之后,艺术讨论和公众漫游最终形成了一种紧密咬合空间的方式。
改造后的建筑一层向城市开放,沉寂多年的老旧工业建筑得到引进新式公共活动模式。而三个仓桶彼此单独,由持续的外部楼梯相互联系,构成了独特的、具备流动性的艺术展示+观光空间。

日本艺术家高桥奇友、中国设计师韩家英、张明创作的灰仓艺术中心成为整个空间艺术季的重要节点。

2DF7D115-9601-4F9C-8445-0D374DB820E5.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