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丫空间热词 > 非标类场地能否成为主流

非标类场地能否成为主流

2022-10-12 23:37:59 发表

“在长城举行鸡尾酒会,在国家美术馆举行欢迎晚宴,在苏州花园举行研讨会,在古北水镇日月岛广场举行国际品牌新闻发布会……这些会议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在选址上都不同于传统的大型场馆,而使用非标准场馆。”初未乙国际创办人顾乙接受采访时说道。

非标类场地.JPG

非标类场地是对会议场地选择与应用的创新,挑选“非标场所”的大型活动活动以整合营销、奖励旅游、公关活动类为主,小型大会则以讨论会、沙龙这种方式为主。
非标类场地”因其丰富的内容性、文化历史特性或私密性等优点让参会嘉宾得到特有的互动体验感与交互性,甚至带来了高贵感,惬意的环境又能增强活动自身的社交属性,推动大量商务交流机遇;若主承办方与场地区在活动的动线设计或感受内容上配合的好,还能促进参会嘉宾的消费力,提升目的地收益。

顾乙觉得,“非标场所”盛行,除了其自身优势外,还和以下几点现实因素有关。第一,经过一波疫情后,相对完善的线上融合线下的会议形式,为“非标场所”对总数限定这一点带来了契机;第二,相关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政策遗留了很多优质的闲置资产,增强了“非标场所”市场存量;第三,疫情激起的短途MICE市场让“非标场所”再次焕发活力;第四,品牌商、协会等主办的商务活动预算缩减,使“非标场所”变成全新的场所挑选。

3D9F6663-9B99-4184-A999-57B6D3DC0746.jpeg

她胆大预测,“非标类场地”可能吸收一波短期收益。若部分“非标场所”在此期间能通过反复的实践完成营销、服务、竟价等规范化,那很有可能再出现几个像乌镇、拈花湾一样的全国标杆化场所商品,从1.0版本传统观光目的地产品发展到现今3.0、4.0版本聚集大型活动中心、旅游度假、文化体验等综合作用的目的地商品。在“非标场所”市场理想发展状况下,即便疫情彻底以往,依然能对传统MICE以海外目的地为主的奖励旅游市场产生冲击,占领一定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