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空间官网 - 活动场地租赁平台,十年专注活动场地选址、预定服务

锦江渔阳里广场|上海“渔阳里”的由来

2023-06-17 03:14:23 发表

丫空间介绍 ·丫空间(www.yaspace.cn),全国性活动内容平台,涉及展览展示、会议、庆祝活动、团建拓展、私人活动、竞技赛事、拍摄等各类活动图文、短视频内容的记录、传播。 ·用户通过丫空间可以浏览、筛选各类活动内容、活动商家、活动资源;商家通过丫空间可以发布、分享场地或业务信息、活动图文、短视频等活动内容进行市场营销。 ,丫空间已汇聚特色场地,虚拟空间,秀场/发布中心:艺术/展览馆,演出场馆。会所/俱乐部,公寓别墅/美趴,商场/步行街,酒店/度假村,影棚/演播厅,体育场馆,户外/广场。婚礼/宴会场地 会议中心,会展中心、剧场/剧院,众创空间/路演,会议室/培训厅,咖啡/书店、酒吧/餐厅、游船/游艇等全国各类场地资源。

经历史考证,我们可以确认,上海渔阳里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在这个方圆不到一公里的街区内,诞生了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和第一个团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随着建党一百周年的到来,“渔阳里”这三个字越来越知名了。那么,这个地名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研究者试着考证了“渔阳里”的由来。而对于上海渔阳里街区当下的情形,在推出的“中共建党上海革命遗址”系列纪录片《梧桐深处最上海》中,也有一番真实而生动的探究。

从清末开始,上海商务印书馆不定期编印出版《上海指南》,《指南》大多数附有《城厢租界地名表》,当时上海的城市面积不大,道路地名的数量有限,而上海的每一条弄堂有自己的弄堂名称,也是上海地名的重要形式,于是,《指南》也把弄堂名称作为地名收录其中,如今则成了宝贵的资料。

清宣统二年(1910年)增订的第六版《上海指南·城厢租界地名表》没有收录“渔阳里”,而民国三年(1914年)第八版《上海指南·城厢租界地名》中记录:渔阳里,法新界环龙路。

1914年以前,法租界的西界以原来的“打铁浜”(填浜筑路后取名“白尔路”和“白尔部路”,相当于现在的顺昌路、太仓路、重庆南路、重庆中路)为界,1914年,法租界扩张成功,今天的华山路以东和肇嘉浜路以南的区域全部被划进了法租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这块新划进的租界区域就被叫做“法租界新界”、“法新租界”、“新界”等名;民国十二年(1923年)《上海指南》描述的更详细一点:渔阳里(法新)锦江渔阳里广场,南通环龙路,北通霞飞路(直一,通;横二,不通)。渔阳里(法新),霞飞路,坐北朝南(贝禘鏖路口,直一,通,横三,不通)。

1924年,上海大东图书局出版陈柏熙著《上海轶事大观》,收有《渔阳里之妄分南北》一文,该书是作者历年来发表的文章的汇编,所以,文章真正的发表时间可能会更早一点。文章说:法租界霞飞路有两渔阳里,其间只隔一垣,论其方向应名曰“东渔阳里”、“西渔阳里”,乃该处则名东方者曰“南渔阳里”,西方者曰“北渔阳里”,斯真解人难索矣。

研究者以为锦江渔阳里广场,这两条“渔阳里”是东、西紧挨的,应该叫做“东渔阳里”和“西渔阳里”才对,但是人们却以渔阳里的出口,出口在南面环龙路(南昌路)的叫做“南渔阳里”,在北面霞飞路(淮海中路)的叫做“北渔阳里”。至少可以说明,现在的“渔阳里”曾经叫做“南渔阳里”和“北渔阳里”。

锦江渔阳里广场_渔阳里电话_渔阳里是什么

今天的南昌路,以前以华龙路(雁荡路)为界,东段叫做“陶斯菲尔路”,西段叫做环龙路;霞飞路就是现在的淮海中路;“贝禘鏖路”就是现在的成都路。因为这两条“渔阳里”还在,我们没必要做太繁复的考证,它们就是现在的南昌路100弄和淮海中路567弄;同样,也可以知道,渔阳里建成于1911年,习惯上把南昌路100弄的渔阳里叫做“老渔阳里”,把淮海中路567弄的渔阳里叫做“新渔阳里”;两条弄堂有围墙分割,原来是是不通的,现在围墙上的门明显是后来为了进出方便而加开的。据了解,20世纪50年代,为了治安上的需要,一度把许多本来相通的弄堂加建了围墙,使其不相通,过了几年,大家感到,弄堂被堵死后,给出行带来诸多的不方便,于是又把围墙拆除或加开大门,有的还把本来就有的围墙拆除或打通,研究者曾经询问当地的居民,他们也不知道渔阳里的围墙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后来加建的。至于为什么渔阳里有“老渔阳里”和“新渔阳里”之分,难道是“老渔阳里”建造在先,“新渔阳里”建造在后,才使“渔阳里”有新、老之分,那就更讲不清楚了。

上海的弄堂绝大多数是房地产商投资建设的住宅,提供租赁,所以,弄堂大多会取一个吉祥的名字,使用较多的字就是荣华富贵、福禄长寿之类的吉祥字句,与上海许多的弄堂名称相比较,“渔阳里”显得很别致,人们也很想知道,“渔阳里”这一名称是否有着特别的含义。

在汉语中,“渔阳”没有什么意义,仅用于地名,指现在的北京地区及附近一带。《地名大辞典》记载:渔阳郡,秦置,治渔阳县,故城在今京兆密云县西南。《史记·燕世家》记载:燕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秦二世发闾左戌渔阳,即此。汉置渔阳县,为郡治。城在渔水之阳,故名。

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淸帝逊位后,原来北京的大清八旗子弟、遗老遗少离开北京,南下上海做起了寓公,他们携带的大量资金或寄存在银行,靠利息吃饭,或直接投资升值,上海的“渔阳里”是否就是南下的北佬投资建设的房地产,才使用“渔阳”作为弄堂的名称,寄寓自己对故土的怀念。

南昌路的渔阳里,和淮海路的渔阳里,是1914年才被划入法租界新界的,中国政府对租界没有管辖权,而法租界建立伊始,警力配置尚未到位,形成了政治上的真空,这里自然成为反政府或持不同政见者活跃的区域,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和遗迹。南昌路100弄渔阳里2号是一幢二楼二底的老式石库门住宅,最初是柏文蔚(安徽人,1905年与陈独秀一起组织成立“越王会”,辛亥革命后任安徽都督兼民政长)的寓所。1920年初,陈独秀来上海,租住于此,这一年,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通过李大钊介绍,在这里会晤陈独秀,商讨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同年5月,毛泽东来上海,在这里拜访了陈独秀,讨论马克思主义和湖南革命运动;8月,陈独秀、李达、李汉俊、陈望道等人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上海的发起组,经常在这里开会;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共产党》月刊,和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的编辑部也设在这里。1959年,这里以“《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之名,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后来又经历了安排居民入住的曲折历史。

淮海中路567弄渔阳里6号,也是一幢二楼二底的老式石库门住宅,原为戴季陶寓所,1920年戴季陶迁出,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和杨明斋在这里建立“华俄通讯社”,从此,此地就成了共产主义活动的重要地方。1920年8月22日,俞秀松、叶天底等8位青年在这里发起成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担任书记;9月,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又在这里开办“外国语学社”,由杨明斋负责,俞秀松任秘书,为培养青年党团干部,并为输送青年干部赴苏俄做准备,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王一飞、肖劲光、柯庆施等是该学社的学生。1961年,淮海中路567弄渔阳里6号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之名,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据《卢湾区地名志》记载,“渔阳里,今淮海中路567弄(曾名铭德里)”。在民国十五年(1926年)版《上海指南·卷八·城厢租界地名表》中,“渔阳里”和“铭德里”同时登记在册,释文基本一致,两条弄堂就是同一条弄堂,可能“渔阳里”刚刚改称“铭德里”,所以《指南》就把这两条弄堂同时登记在册。

而民国十九年(1930年)版《上海指南》的记录就发生了变化:渔阳里(法新租界),蒲石路,坐北朝南(白尔部路西)。铭德里(法新租界),北通霞飞路,南通环龙路(华龙路西)。铭德里北弄(法新租界),霞飞路,坐南朝北(华龙路西)。

蒲石路,就是现在的长乐路,“白尔部路”则是现在的重庆南路北段和重庆中路,应该说,当时这条新建的“渔阳里”的出口开在蒲石路上,有两个出口,后来改开到“白尔部路”,就是现在的重庆中路64弄渔阳里(这是上海第三个叫作“渔阳里”的地方);原来环龙路和霞飞路的“渔阳里”地名被注销,正式称为“铭德里”;而《指南》所谓的“渔阳里”则另有所指,实际上,在淮海中路渔阳里附近的重庆中路还有一条“渔阳里”,按照《卢湾区地名志》的说法:渔阳里,今重庆中路64弄,属淮海路街道淮四居委会,建于1929年,新式里弄,有砖木结构三层楼房34幢,占地面积7.64亩。

在1947年上海地图上也能发现,今南昌路100弄和淮海中路567弄标注的是“铭德里”。这可能有以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产权变更,新的产权人把旧名改了,其次,这一带有三条完全同名的“渔阳里”,给人们增添了许多麻烦,于是就把南昌路和淮海路的渔阳里改为“铭德里”,至于为什么改名为“铭德里”,可能与门匾内容有一定的关系。

上海早期石库门住宅的大门上方镌有四字额,通常使用“四书五经”格言或吉祥词句,这些门匾大多数在“文革”中毁了,但是淮海路的渔阳里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旧址”,因此幸免于难。从1-7号的门匾依次是:惟听用德、天命看德、克明俊德、德彰万邦、兹惟德称、惟德是辅、祇勤于德。这里的“德”基本上就是道德、德政的意思,其中6号的“惟德是辅”与“惟命是从”是古汉语中相似的句型,就是只听从、辅助有德政的君主的意思,如果君主不实行德政,你就可以不听从、不辅助他,甚至可以反对他、推翻他的政权。由此看来,这幢房子在建成时,就蕴藏着叛逆的性格。“铭”则是指刻在金属或石头上的文字、图案,不容易磨灭、消失,引申义就是铭记于心。也许,淮海路渔阳里每幢石库门的门头上镌刻带有“德”字的门额,提醒、告诫人们“惟德是从”,因此就把弄堂名称改为了“铭德里”。20世纪50年代确定铭德里6号就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旧址”后,又注销了“铭德里”,重新使用它的旧名——“渔阳里”,现在新渔阳里的弄堂门额也是这个时候重做的。

渔阳里电话_渔阳里是什么_锦江渔阳里广场

研究者认为,这几条同名的“渔阳里”应该是同一家房地产公司投资建设的,而那条重庆中路64弄的渔阳里,才是真正的“新”渔阳里,因为南昌路和淮海中路的“渔阳里”都是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可能是文物系统的同志们为了有个区分,才把它们分别称作老、新渔阳里,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后人反而搞不清楚新老之分的原因了。

以上内容为网友投稿,不代表丫空间立场。丫空间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负责任。如有侵权或错误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和修正。